西子妆慢·湖上清明薄游
作者:吴文英 年代:宋代
流水麹尘,艳阳醅酒,画舸游情如雾。笑拈芳草不知名,乍凌波、断桥西堍。垂杨漫舞。总不解、将春系住。燕归来,问彩绳纤手,如今何许。
欢盟误。一箭流光,又趁寒食去。不堪衰鬓著飞花,傍绿阴、冷烟深树。玄都秀句。记前度、刘郎曾赋。最伤心、一片孤山细雨。
《西子妆慢》,双调,九十七字,上片十句五仄韵,下片九句六仄韵。此词据张炎词序说:“(系)吴梦窗自制此曲。” “湖上”,指杭城西湖。西湖又称西子湖,此系词人即景自度曲。
“流水”三句,词人醉眼中湖景。“曲”,即酒曲也。这儿喻水面浮物。“酷”,热也。此喻太阳如被酒热所逼的醉汉的红脸庞。此三句言词人乘舟醉游西湖,醉眼朦胧中见到水面浮物,就当作酒曲,将红彤彤的太阳当作酒友发热的红脸庞,游船周围的景色从醉眼中望去已是成了一片模糊影子。此处生动地刻画出一个酒徒大醉时的模样。“笑拈”两句,承前述醉态。此言词人已经大醉,在不知不觉中到了断桥西边。停船上岸,随手拔来一些花草,却傻笑着说不出它们究竟叫什么“芳名”。“拈芳草”,即春日斗草游戏。古时妇女习惯在寒食、清明时进行的一种游戏,大致是以采集之草品种多少、优劣或其他方式定胜负。据宋懔《荆楚岁时记》:“竞采百药,谓百草以触除毒气,故也有斗草之戏。”“垂杨”两句,触景生情。言清明时节,湖堤柳枝遇风飘舞,煞是好看。但他却认为杨柳枝终究是不懂得人的惜春之情,将这无限春光系住不放它去。“柳”有留之意,因此古人常折柳赠别。“燕归来”三句,借物设问,感慨系之。词人假手归来旧地的燕子,似乎它们的呢喃声像在询问眼前秋千架上的彩绳:如今还有多少双纤手前来游玩过?此非燕问,实是词人自问也。
过片“欢盟误”三句,感叹岁月蹉跎。此言年青时的山盟海誓如今都已泯灭,日月如梭,光阴如箭,一转眼又度过了一个寒食节。“寒食”扫墓,词人在杭曾有一位恩爱十年的亡妾墓在,所以他自然地想起两人的“欢盟”空误。“不堪”两句。言自己现在已是两鬓斑白苍老不堪,然而湖岸却依旧是绿荫浓浓烟笼寒水,景物如旧。“玄都”两句,借用唐刘禹锡两游苏州玄都观即景赋诗的典故。此处是说:西湖山水也曾有我从前记游吟唱的诗词在,其中也不乏“秀句”佳作。“前度刘郎”,又点出了西湖是词人的重游之地。“最伤心”句,言己驻足断桥岸边已久,面对着眼前孤山,只见天气已转成毛毛细雨,心情也随景转为凄凉,所谓孤独人寂寞对孤山,理应伤心不已耳。
吴文英(约1200~1260),字君特,号梦窗,晚年又号觉翁,四明(今浙江宁波)人。原出翁姓,后出嗣吴氏。与贾似道友善。有《梦窗词集》一部,存词三百四十余首,分四卷本与一卷本。其词作数量丰沃,风格雅致,多酬答、伤时与忆悼之作,号“词中李商隐”。而后世品评却甚有争论。
- 推荐作品:
- 易经
- 中庸
- 笠翁对韵
- 子夏易传
- 白虎通义
- 匡谬正俗
- 三国志
- 后汉书
- 新五代史
- 周书
- 纪事本末
- 过江七事
- 贞观政要
- 顺宗实录
- 东观奏记
- 十六国春秋
- 徐霞客游记
- 政书
- 传习录
- 儒家
- 国语
- 孔子家语
- 春秋繁露
- 明夷待访录
- 帝范
- 孙子兵法
- 六韬
- 孙膑兵法
- 太白阴经
- 兵法二十四篇
- 虎钤经
- 何博士备论
- 法家
- 睡虎地秦墓竹简
- 北山酒经
- 濒湖脉学
- 针灸大成
- 滴天髓阐微
- 疑龙经
- 灵城精义
- 棋经十三篇
- 随园食单
- 书目答问
- 吕氏春秋
- 淮南子
- 格言联璧
- 朱子家训
- 人物志
- 清代名人轶事
- 老老恒言
- 西京杂记
- 风俗演义
- 小说家
- 西游记
- 红楼梦
- 儒林外史
- 醒世恒言
- 镜花缘
- 老残游记
- 唐传奇
- 酉阳杂俎
- 济公全传
- 古今谭概
- 北游记
- 夷坚志
- 绣云阁
- 韩湘子全传
- 儿女英雄传
- 龙城录
- 刘公案
- 河东记
- 幻中游
- 独异志
- 薛刚反唐
- 林公案
- 两晋演义
- 释家
- 悟真篇
- 亢仓子
- 浮生六记
- 日知录
- 西湖梦寻
- 牡丹亭
- 长生殿
- 先秦
- 魏晋
- 元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