鹧鸪天·镇日无心扫黛眉
作者:夏竦 年代:宋代
镇日无心扫黛眉,临行愁见理征衣。尊前只恐伤郎意,阁泪汪汪不敢垂。
停宝马,捧瑶卮,相斟相劝忍分离?不如饮待奴先醉,图得不知郎去时。
译文
整日没有心思去描眉梳妆打扮,我愁容满面地看着心上人打点行装。饯别的宴席上担心破坏了你的心情,双眼蓄满泪水不敢落下来。
为君捧杯饯行,相斟相劝又怎么忍心分离呢?不如让我先喝醉了,只希望我醉得不知道你是何时离我而去的。
注释
镇日:整日,成天。 扫黛眉:画眉,意即化妆。
阁泪:含着眼泪。
瑶卮(zhī):玉制的酒器,用做酒器的美称。
本词是一首送别词。写一位女子与爱人分别时的离情愁绪。起首一句,写女子在爱人离别之前无精打采的神情。她整天百无聊赖,连黛眉也不扫了,可见心情确实糟糕透了。古代有“女为悦已者容”之说。《诗经》中也有“自伯之东,首如琶蓬。岂无膏沐,谁适为容”的诗句。这里的女主人公既有为爱人要出门远行,没有心情去化妆之意,也寓有今后没有爱人的欣赏,不必化妆之意。自己没有心情化妆也就罢了,她甚至一见爱人打点行装就产生了无限愁绪,可见两人之间依恋之情是多么深厚。这里的“愁见”一词的运用也恰到好处,与“愁看”是有意识、尚可接受的情形不同。“愁见”则有情绪突然触发,没有思想准备之意。同时也说明了她虽然知道爱人即将出发,但对于何时理征衣却还没来得及想过,这也表观了女子在离别突然到来之时的种种惊愕和惘然。“愁见”对应前句“无心”,意思上则深入一层。虽然分别在即,心存难舍和不忍,然而又唯恐对方伤心,便竭力控制自己的情绪,以至于饯别的宴席上,女子虽然难受得两眼是泪,却不敢让自已的泪泉涌流出来。“多情却似总无情,唯觉樽前笑不成”(唐杜牧《赠别》)可见别情之凄婉厚重。
下阕写停下车马、把酒相别的情景。送别前“相斟相劝”,一语道破送别前女子心情的煎熬,表面的平静和内心隐伏的痛苦相对比。此处“相”是相互之意,说明二人情深意厚.有依依惜别的伤心之情。“忍分离”的“忍”字具有双重含义。一方面是“不忍”,即内心不忍分离;另一方面又是必须“忍”,即强忍住痛苦,以免对方过分感伤。结尾两句是女子深挚婉曲的内心独白,构思奇特,最为警策。前面写自己强忍着眼泪想宽解心上人,但感情的自控总有个限度,说不定到分手时还会伤心流泪,情难自已。与其见证分别场面的种种痛苦情状,倒不如索性醉倒梦乡,不见离别不见泪,或许对于双方求说更好些。这两句同把女主人公的款款深情抒写得深沉含蓄、感人肺腑。前面的伤感情意至此已全面爆发。在全篇蓄势已足的情况下,正话反说,使得所有酝酿已久的情绪得到激发。以此收尾,也给人以含思不尽之况味。
全词语浅情深,深婉曲折,凄美灵动,诚为早期送别词中不可多得的佳作。
宋庆历元年(1041年)四月,诏夏竦为宣徽南院使兼陕西四路经略安抚招讨等使,判永兴军,韩琦、范仲淹为副使。新任陕西经略安抚副使韩琦命部将任福统军迎击元昊的西夏军。夏竦历经战乱,深感百姓离别愁绪,作词抒发内心对战乱给黎明百姓造成分别的不满之情。
夏竦(985—1051年),字子乔,江州德安县(今江西九江市德安县车桥镇)人。北宋时期大臣,世称夏文庄公、夏英公、夏郑公。著文集百卷、《策论》十三卷、《笺奏》三卷、《古文四声韵》五卷、《声韵图》一卷,其中:《文庄集》三十六卷等收入《四库全书》(节录自《永乐大典》)。
- 推荐作品:
- 诗经
- 周礼
- 仪礼
- 史记
- 宋史
- 新唐书
- 元史
- 北史
- 逸周书
- 编年史
- 汉官六种
- 纪事本末
- 明季北略
- 三朝北盟会编
- 杂史
- 五代新说
- 五代史阙文
- 奉天录
- 传记
- 列女传
- 晏子春秋
- 高士传
- 英雄记
- 万历野获编
- 洛阳伽蓝记
- 通典
- 史评
- 菜根谭
- 说苑
- 春秋繁露
- 潜夫论
- 三十六计
- 吴子
- 尉缭子
- 太白阴经
- 兵法二十四篇
- 何博士备论
- 翠微先生北征录
- 法家
- 商君书
- 睡虎地秦墓竹简
- 折狱龟鉴
- 农家
- 黄帝内经
- 本草纲目
- 药性歌括四百味
- 针灸大成
- 洗冤集录
- 肘后备急方
- 渊海子平
- 滴天髓阐微
- 艺术
- 杂家
- 鬼谷子
- 吕氏春秋
- 墨子
- 名贤集
- 宣室志
- 山海经
- 世说新语
- 太平广记
- 博物志
- 喻世明言
- 老残游记
- 隋唐演义
- 济公全传
- 雍正剑侠图
- 三刻拍案惊奇
- 荡寇志
- 前汉演义
- 岭表录异
- 白牡丹
- 春秋配
- 海国春秋
- 隋唐两朝志传
- 薛丁山征西
- 声律启蒙
- 老子
- 黄庭经
- 古文观止
- 幽梦影
- 文心雕龙
- 牡丹亭
- 唐代
- 元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