满江红·送廖叔仁赴阙
作者:严羽 年代:宋代
日近觚棱,秋渐满、蓬莱双阙。
正钱塘江上,潮头如雪。
把酒送君天上去,琼玉琚玉佩軝鸿列。
丈夫儿、富贵等浮云,看名节。
天下事,吾能说;今老矣,空凝绝。
对西风慷慨,唾壶歌缺。
不洒世间儿女泪,难堪亲友中年别。
问相思、他日镜中看,萧萧发。
它是作者送友人廖叔仁去京城赴任时所作。这首词写得气势豪迈,饶有兴味。将作者的那种淡薄功名、慷慨悲歌的气韵,生动地表达了出来。
本词上片着重叙事,写廖叔仁于秋天去朝廷任职,勉心他要重名节而轻富贵;下片着重抒情,慨叹自己关心国事,有政治抱负,虽年老不变,但仕途失意,最后抒发与廖叔仁分手的伤感。
全词写得气势豪迈,风格雄壮,上片描绘临安气殿雄伟,并以钱塘怒潮作陪衬,众臣整齐肃穆,显得形象雄伟,境界开阔。“丈夫儿”两句,劝友人砥砺名节,言辞慷慨,语言峭劲有力。下片先诉说自己有政治见识和才能,志不伸,但雄心未已。词中连用的四个简短的三字句,在语气上形成短促顿挫,从而更有效地表达了作者的这种矛盾、焦急的心情。“对西风”两句,借典抒情,壮怀激烈,是这首词豪迈雄健格调的最激越处。末尾仍回到送别的本题上来,表现了送别的伤感,但仍然气豪笔健。“不洒”两句,是对偶句,化用成语典故而不露斧凿痕迹,显示出作者的语言功力。
(一一九二?~一二四五?),字仪卿,一字丹邱,自号沧浪逋客,邵武(今属福建)人。
一生隠居不仕,曾浪迹江、楚等地,为戴复古所奖重。
以《沧浪诗话》著称于世。
诗多散逸,邑人李南叙收录其诗及诗话为《沧浪吟》,度宗咸淳间黄公绍序而传之。
另有评点《李太白诗集》二十二卷行世。
事见本集,参王士博《严羽的生平》(载《文学遗产》一九八五年第四期),明嘉靖《邵武府志》卷一四有传。
严羽诗,以《适园丛书·沧浪严先生吟卷》为底本。
校以明正德丙子林俊序本(简称林序本)、正德庚辰尹嗣忠刻本(简称尹本)、正德胡重器覆刻本(简称胡本)、怡兰堂藏夏大夏重校本(简称夏校本,藏北京图书馆),酌校明嘉靖清省堂本、清鲍廷博据元本手校本(简称鲍校本,藏北京图书馆)、影印文渊阁《四库全书》本(简称四库本)。
新辑集外诗一首,附于卷末。
- 推荐作品:
- 礼记
- 孝经
- 论语
- 其他经学
- 易传
- 汉书
- 新唐书
- 清史稿
- 旧唐书
- 南史
- 北史
- 梁书
- 大唐创业起居注
- 西夏书事
- 汉官六种
- 纪事本末
- 顺宗实录
- 东观奏记
- 九州春秋
- 别史
- 平宋录
- 列女传
- 英雄记
- 吴越春秋
- 越绝书
- 万历野获编
- 徐霞客游记
- 东京梦华录
- 洛阳伽蓝记
- 蛮书
- 史通
- 围炉夜话
- 说苑
- 明夷待访录
- 北溪字义
- 孙子兵法
- 三略
- 乾坤大略
- 兵法二十四篇
- 武经总要
- 便宜十六策
- 虎钤经
- 何博士备论
- 翠微先生北征录
- 商君书
- 慎子
- 农家
- 天工开物
- 农桑辑要
- 千金方
- 奇经八脉考
- 濒湖脉学
- 温病条辨
- 葬法倒杖
- 灵城精义
- 古画品录
- 艺舟双楫
- 谱录
- 随园食单
- 书目答问
- 百家姓
- 格言联璧
- 朱子家训
- 颜氏家训
- 陶庵梦忆
- 龙文鞭影
- 困学纪闻
- 类书
- 聊斋志异
- 警世通言
- 儒林外史
- 博物志
- 初刻拍案惊奇
- 幽明录
- 新齐谐
- 子不语
- 古今谭概
- 常言道
- 海上花列传
- 绣云阁
- 前汉演义
- 龙城录
- 说岳全传
- 老残游记续集
- 刘公案
- 小八义
- 春秋配
- 开辟演义
- 海国春秋
- 残唐五代史演义
- 中说
- 老子
- 刘子
- 诗文评
- 总集
- 浮生六记
- 呻吟语
- 郁离子
- 词曲
- 两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