探芳信·暖风定
作者:吴文英 年代:宋代
丙申岁,吴灯市盛常年。余借宅幽坊,一时名胜遇合,置杯酒,接殷勤之欢,甚盛事也。分镜字韵。
暖风定。正卖花吟春,去年曾听。旋自洗幽兰,银瓶钓金井。斗窗香暖悭留客,街鼓还催暝。调雏莺、试遣深杯,唤将愁醒。
灯市又重整。待醉勒游缰,缓穿斜径。暗忆芳盟,绡帕泪犹凝。吴宫十里吹笙路,桃李都羞靓。绣帘人、怕惹飞梅翳镜。
“暖风花”三句,述天气。言暖洋洋的煦风微拂,似将花息,这时候外面有人像去年那样吟叫起迎春的卖花声。“旋自洗”两句,买花。春人闻声出去买来了一丛兰花种上,随即用银瓶从井里汲来清水,洗清兰叶污泥并灌浇之。“了窗”两句,扣春序中“借宅幽坊,一时名胜遇合”之意。“了窗”,言窗小,借喻居室狭小。此言不久,摆在小窗上的兰草开花了,春人的朋友(即“名胜”)们,来他的居室赏兰花,饮佳酿,并分韵填春。时间过得飞快,外面已响起了报晚的更鼓声。因为居室狭小,实在难以留客,所以虽然室内仍兰香飘荡,暖意融融,令客人们浑然忘归,春人还是硬起心肠下了逐客令。“悭”,有缺欠之意;“悭留客”,即为没有条件留客。“调雏莺”两句承上,当客散朋友们”开之后,面对桌上的狼藉杯盘,春人心中对”去的朋友们实在还有点觉得抱歉不安,于是叫出小女儿将桌上的杯盘撤去。眼不见心不烦,这时候才稍微减轻些对朋友们的内疚心情。
“灯市”三句,扣春序中“吴灯市盛常年”。言节前街上的灯市又像往年一样重又开张,今年更是胜过往年。所以春人在客人们”开后,也乘着酒兴,收拾坐骑,信马由缰,醉熏熏地穿街过巷去观赏灯市景致。“缓”、“斜”二字,活现了醉鬼骑马的神态。“暗忆”两句。言春人漫行经过一处地方,想起这里恰是他与苏姬海誓山盟之处,不觉激动得泪湿绡帕。从这儿读者可以看出春人实是位多情种子,感情十分丰富,所以对男女之情常沉溺其中,不能自拔。“吴宫”三句,化用杜牧《赠别》诗:“春风十里扬州路,卷上珠帘总不如”的意境,盛赞苏姬之美。此言苏姬的美貌,十里吴城皆知其名,甚至连盛开的桃李花都羞得不敢与她媲美。绣帘中的绝世佳人啊,只怕飘下一朵梅花沾在妆镜上,更增添了你的妩媚。“飞梅镜”,化用寿阳梅花妆典故。
词序中的“丙申”,即公元1236年(宋理宗端平三年),根据夏承焘《吴梦窗系年》,当时词人三十七岁,在苏州仓幕。此时词人与苏姬两人正处在两情相悦,情投意合之时。
吴文英(约1200~1260),字君特,号梦窗,晚年又号觉翁,四明(今浙江宁波)人。原出翁姓,后出嗣吴氏。与贾似道友善。有《梦窗词集》一部,存词三百四十余首,分四卷本与一卷本。其词作数量丰沃,风格雅致,多酬答、伤时与忆悼之作,号“词中李商隐”。而后世品评却甚有争论。
- 推荐作品:
- 经
- 仪礼
- 论语
- 孟子
- 中庸
- 子夏易传
- 匡谬正俗
- 后汉书
- 宋史
- 新五代史
- 北史
- 资治通鉴
- 五代新说
- 唐才子传
- 武林旧事
- 吴船录
- 政书
- 菜根谭
- 说苑
- 近思录
- 春秋繁露
- 明夷待访录
- 潜夫论
- 中论
- 北溪字义
- 三十六计
- 三略
- 吴子
- 司马法
- 太白阴经
- 练兵实纪
- 棠阴比事
- 齐民要术
- 北山酒经
- 本草纲目
- 千金方
- 金匮要略
- 濒湖脉学
- 术数
- 三命通会
- 渊海子平
- 葬书
- 李虚中命书
- 谱录
- 淮南子
- 格言联璧
- 笑林广记
- 南越笔记
- 风俗演义
- 齐东野语
- 避暑录话
- 类书
- 太平御览
- 三国演义
- 西厢记
- 博物志
- 镜花缘
- 东周列国志
- 狄公案
- 花月痕
- 常言道
- 西汉演义
- 说唐全传
- 前汉演义
- 说岳全传
- 李公案
- 白牡丹
- 幻中游
- 唐摭言
- 两晋演义
- 薛仁贵征东
- 隋唐两朝志传
- 老子
- 阴符经
- 黄庭经
- 云笈七签
- 悟真篇
- 文始真经
- 老子想尔注
- 尹文子
- 总集
- 古文观止
- 曾国藩家书
- 西湖梦寻
- 龙川别志
- 伯牙琴
- 随园诗话
- 词源
- 词曲
- 隋代
- 元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