宴清都·秋感
作者:吴文英 年代:宋代
万里关河眼。愁凝处,渺渺残照红敛。天低远树,潮分断港,路回淮甸。吟鞭又指孤店。对玉露金风送晚。恨自古、才子佳人,此景此情多感。
吴王故苑。别来良朋鸦集,空叹蓬转。挥毫记烛,飞觞赶月,梦销香断。区区去程何限。倩片纸、丁宁过雁。寄相思,寒雨灯窗,芙蓉旧院。
据词中意,此词应作于苏妾即将离他而去,而词人尚在淮地出差之时。
“万里”三句。言词人身处广袤的江淮平原,山山水水尽收眼底。在愁闷中凝视西方,茫茫暮色中夕阳正一点点地收敛起余晖。“天低”三句。“断江”、“淮甸”,即指词人身处的江淮平原。因淮水出海口被黄河故道所夺,故淮河也称“断江”。“甸”,即淀。系淮河各处淤积成的湖泊,所以也叫“淮甸”。“天低”句,系孟浩然“野旷天低树”诗句的脱胎换骨。此言词人身在旷野,只见天边的树显得异常低矮,潮汐在淮河的原入海处分道,大路在一个接一个的湖泊之间迂回延伸。“吟鞭”两句。言词人的马鞭遥指着远处一个孤零零的路边客店,说是将去那里借宿一宵,并且可在那里迎着习习凉风喝上几杯“玉露酒”。“恨自古”两句,承上作结。言从古至今有多少个才子佳人,如果面对着旷野、夕照、孤店、独酌等的环境,一定会产生出许多寂寞凄凉的感触。这正是马致远《天净沙·秋思》“古道西风瘦马,夕阳西下,断肠人在天涯”所祖之处。“才子”,也是梦窗自况。
“吴王”三句。“吴王故苑”,指苏州吴地,此系梦窗多年寄居的“第二故乡”。“蓬转”,以蓬草乘风飘转无定,喻词人常年在外奔波,居无定所的生活。此言词人离开苏州后,不知道留在那儿的朋友们有没有再聚会过。而自己却羁留外地,迁居无常,命运多舛。“挥毫”三句,忆旧也。词人紧接自己奔波在外的感叹,想起从前在苏州时与朋友集会欢宴秉烛挥毫,彻夜传杯畅饮的快乐日子,如今就像做梦似的消失殆尽,连所爱的女子也杳无音信。词人苏妾离他而去,在这首词中,略吐端倪。“区区”两句。言自己虽归程未定,路途遥远,但这种区区小事难以阻隔得断他的思念,所以他用片纸表达自己的心曲,并且反复叮嘱带信的人一定要把信送到目的地。“寄相思”两句。又用李商隐《夜雨寄北》“何当共剪西窗烛,却话巴山夜雨时”诗意。而从“芙蓉旧院”一句也可看出,词人思念的是在苏州西园故居“芙蓉旧院”中住着的苏妾。此言词人身居客中,追忆在苏州家中曾与苏妾挑灯夜话的情景。
吴文英(约1200~1260),字君特,号梦窗,晚年又号觉翁,四明(今浙江宁波)人。原出翁姓,后出嗣吴氏。与贾似道友善。有《梦窗词集》一部,存词三百四十余首,分四卷本与一卷本。其词作数量丰沃,风格雅致,多酬答、伤时与忆悼之作,号“词中李商隐”。而后世品评却甚有争论。
- 推荐作品:
- 史
- 十三经
- 诗经
- 尚书
- 周礼
- 论语
- 孟子
- 文昌孝经
- 汉书
- 旧唐书
- 周书
- 北齐书
- 编年史
- 西夏书事
- 三朝北盟会编
- 过江七事
- 晏子春秋
- 高士传
- 吴越春秋
- 东京梦华录
- 华阳国志
- 蛮书
- 都城纪胜
- 史通
- 传习录
- 弟子规
- 围炉夜话
- 幼学琼林
- 近思录
- 潜夫论
- 北溪字义
- 兵家
- 孙子兵法
- 兵法二十四篇
- 李卫公问对
- 便宜十六策
- 翠微先生北征录
- 韩非子
- 商君书
- 扬子法言
- 农家
- 黄帝内经
- 本草纲目
- 濒湖脉学
- 药性歌括四百味
- 饮膳正要
- 温病条辨
- 神峰通考
- 疑龙经
- 葬法倒杖
- 鬼谷子
- 墨子
- 淮南子
- 颜氏家训
- 名贤集
- 西京杂记
- 齐东野语
- 小说家
- 水浒传
- 警世通言
- 剪灯新话
- 隋唐演义
- 东游记
- 孽海花
- 古今谭概
- 狄公案
- 常言道
- 何典
- 杨家将
- 南北史演义
- 前汉演义
- 小五义
- 薛刚反唐
- 海国春秋
- 北史演义
- 薛丁山征西
- 心经
- 无量寿经
- 庄子
- 阴符经
- 神仙传
- 诗文评
- 冰鉴
- 曾国藩家书
- 沧浪诗话
- 闲情偶寄
- 诗词
- 两汉
- 五代
- 清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