长相思·雨
作者:万俟咏 年代:宋代
一声声,一更更。窗外芭蕉窗里灯,此时无限情。
梦难成,恨难平。不道愁人不喜听,空阶滴到明。
译文
雨滴声声,报时的更鼓声一遍又一遍,窗外雨中的芭蕉和屋里的油灯此时似乎也变得多情起来,安慰孤独的我。
好梦难成,心中遗憾难平,窗外的雨可不管忧愁的人喜不喜欢听,仍是不停地下着,雨滴一直滴到天明才停了下来。
注释
长相思:词牌名,唐教坊曲名。
一更更:一遍遍报时的更鼓声。
恨,遗撼。
道:知。
阶:台阶。
该词讲述一个相思之人整夜难眠在雨夜中听着雨打芭蕉,触景生情,词人心中有无限的情怀,孤灯照人难入梦,表达了客居异乡的羁旅愁思。这是一首写景遣怀的词,讲述一个相思之人整夜难眠在雨夜中听着雨打芭蕉,孤灯照人难入梦。词人心中有无限的情怀,触景生情,表达了诗人客居异乡的羁旅愁思。
万俟咏作词喜用淡语,且工于音韵。这样连续重复用字,吟咏起来便很有音乐上的美感。
《雨》首句“一声声,一更更”形容雨声,连用两个叠宇,描摹雨断断续续的声音,既显得形象,在声音上也显得贴近。雨声之所以如此清晰入耳,是因为人夜深难寐。“窗外芭蕉窗里灯”,听雨之人点。一盏孤灯,隔窗昕雨。“芭蕉”暗示雨打芭蕉的声音,使雨的声音更加响亮。“此时无限情”,直接道出人的心情。然而“无限”二字又使这种直言显得暖昧模糊。只知情意无限,心事无边,却不知究竟是什么样的心事使人长夜失眠,寂寞听雨。
“梦难成,恨难平”,用两个“难”字突出人的愁苦心情。因难以入睡,所以道.“梦难成”,连暂时逃避到好梦中去都是一种奢望;又因情在心头辗转,更兼一夜风雨,触动愁思,故日“恨难平”。但是雨不管这些,它“不道愁人不喜听”,只管“空阶滴到明”。“愁人”怪雨无情,不顾人的心情,就这样在空洞洞的台阶上一点一点滴到天明,这说明人一夜未睡。“一声声,一更更”的雨声,凄凄凉凉,仿佛人心中的愁绪一般,永远没有尽头。
全词无一处提及“雨”字,却处处是雨。作者将雨声与听雨之人的心情融合得毫无痕迹,显示出高超的运笔功力。
此文系诗人早年所作,具体创作时间不详。屡试不第,羁旅异乡,几欲灰心,恰逢阴雨,彻夜难眠,有感而发此作。
字雅言,自号词隐、大梁词隐。
终生不第。
能自度新声,崇宁中,充大晟府制撰,与田为等人按月律进词。
词学柳永,有《大声集》,不传。
有今人辑本。
- 推荐作品:
- 史
- 子
- 论语
- 公羊传
- 大学
- 白虎通义
- 宋史
- 宋书
- 魏书
- 金史
- 梁书
- 北齐书
- 编年史
- 资治通鉴
- 续资治通鉴
- 汉官六种
- 明季北略
- 战国策
- 传记
- 吴越春秋
- 万历野获编
- 江南野史
- 水经注
- 华阳国志
- 岭外代答
- 通典
- 传习录
- 荀子
- 春秋繁露
- 中论
- 兵家
- 武经总要
- 便宜十六策
- 翠微先生北征录
- 管子
- 慎子
- 棠阴比事
- 北山酒经
- 食疗本草
- 肘后备急方
- 扁鹊心书
- 神相全编
- 天玉经
- 葬法倒杖
- 李虚中命书
- 艺术
- 棋经十三篇
- 吕氏春秋
- 墨子
- 百家姓
- 清代名人轶事
- 老老恒言
- 金楼子
- 搜神后记
- 西游记
- 红楼梦
- 聊斋志异
- 封神演义
- 剪灯新话
- 官场现形记
- 酉阳杂俎
- 济公全传
- 孽海花
- 古今谭概
- 狄公案
- 十二楼
- 北游记
- 夷坚志
- 西汉演义
- 儿女英雄传
- 前汉演义
- 大唐新语
- 小五义
- 小八义
- 两晋演义
- 薛仁贵征东
- 残唐五代史演义
- 隋唐两朝志传
- 薛丁山征西
- 知言
- 黄帝四经
- 云笈七签
- 悟真篇
- 别集
- 冰鉴
- 伯牙琴
- 训蒙骈句
- 闲情偶寄
- 桃花扇
- 两汉
- 南北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