卷十四 饭粥单
粥饭本也,余菜末也。本立而道生。作《饭粥单》。
饭
王莽云:“盐者,百肴之将。”余则曰:“饭者,百味之本。”《诗》称:“释之溲溲,蒸之浮浮。”是古人亦吃蒸饭。然终嫌米汁不在饭中。善煮饭者,虽煮如蒸,依旧颗粒分明,入口软糯。其诀有四:一要米好,或“香稻”,或“冬霜”,或“晚米”,或“观音籼”,或“桃花籼”,春之极熟,霉天风摊播之,不使惹霉发疹。一要善淘,淘米时不惜工夫,用手揉擦,使水从箩中淋出,竟成清水,无复米色。一要用火先武后文,闷起得宜。一要相米放水,不多不少,燥湿得宜。往往见富贵人家,讲菜不讲饭,逐末忘本,真为可笑。余不喜汤浇饭,恶失饭之本味故也。汤果佳,宁一口吃汤,一口吃饭,分前后食之,方两全其美。不得已,则用茶、用开水淘之,犹不夺饭之正味。饭之甘,在百味之上,知味者,遇好饭不必用菜。
粥
见水不见米,非粥也;见米不见水,非粥也。必使水米融洽,柔腻如一,而后谓之粥。尹文端公曰:“宁人等粥,毋粥等人。”此真名言,防停顿而味变汤干故也。近有为鸭粥者,入以荤腥;为八宝粥者,入以果品,俱失粥之正味。不得已,则夏用绿豆,冬用黍米,以五谷入五谷,尚属不妨。余常食于某观察家,诸菜尚可,而饭粥粗粝,勉强咽下,归而大病。尝戏语人曰:“此是五脏神暴落难。”是故自禁受不得。
- 推荐作品:
- 经
- 笠翁对韵
- 子夏易传
- 白虎通义
- 匡谬正俗
- 晋书
- 清史稿
- 旧唐书
- 旧五代史
- 明季南略
- 纪事本末
- 五代新说
- 五代史阙文
- 奉天录
- 晏子春秋
- 十七史百将传
- 唐才子传
- 高士传
- 徐霞客游记
- 庐山记
- 通典
- 读通鉴论
- 传习录
- 增广贤文
- 弟子规
- 兵家
- 孙子兵法
- 六韬
- 百战奇法
- 司马法
- 兵法二十四篇
- 何博士备论
- 翠微先生北征录
- 慎子
- 北山酒经
- 千金方
- 金匮要略
- 四圣心源
- 九章算术
- 疑龙经
- 灵城精义
- 古画品录
- 园冶
- 茶经
- 随园食单
- 千字文
- 格言联璧
- 颜氏家训
- 名贤集
- 风俗演义
- 类书
- 太平御览
- 艺文类聚
- 宣室志
- 山海经
- 儒林外史
- 博物志
- 幽明录
- 酉阳杂俎
- 东游记
- 孽海花
- 雍正剑侠图
- 何典
- 西汉演义
- 南北史演义
- 女仙外史
- 说岳全传
- 南史演义
- 独异志
- 春秋配
- 开辟演义
- 林公案
- 海国春秋
- 两晋演义
- 残唐五代史演义
- 薛丁山征西
- 了凡四训
- 五灯会元
- 僧伽吒经
- 道家
- 老子
- 庄子
- 黄帝四经
- 黄庭经
- 太玄经
- 悟真篇
- 尹文子
- 古文观止
- 冰鉴
- 幽梦影
- 日知录
- 文心雕龙
- 先秦
- 五代
- 清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