卷二 见威王
孙子见威王,曰:“夫兵者,非士恒势也。此先王之傅道也。战胜,则所以在亡国而继绝世也。战不胜,则所以削地而危社稷也。是故兵者不可不察。然夫乐兵者亡,而利胜者辱。兵非所乐也,而胜非所利也。事备而后动,故城小而守固者,有委也;卒寡而兵强者,有义也。夫守而无委,战而无义,天下无能以固且强者。尧有天下之时,黜王命而弗行者七,夷有二,中国四,..素佚而致利也。战胜而强立;故天下服矣。昔者,神戌战斧遂;黄帝战蜀禄;尧伐共工;舜代劂□□而并三苗,□□..管;汤放桀;武王伐纣;帝奄反,故周公浅之。故曰,德不若五帝,而能不及三王,智不若周公,曰我将欲责仁义,式礼乐,垂衣裳,以禁争夺。此尧舜非弗欲也,不可得,故举兵绳之。
孙膑拜见齐威王,说道:“所谓用兵之道,并没有可以依赖的永恒不变的有利形势。这是先王所陈述的道理。战争的胜负,关系到国家存亡。一个国家取得战争的胜利,就可以避免亡国,从而使社稷能够世代延续下去。如果不能取得战争的胜利,就会被迫割让土地,以至危及国家生存了。所以,如何用兵不能不认真明察。那些轻率用兵的人常常会遭遇失败,贪图胜利者也会常常遭受屈辱。所以说,用兵作战绝对不能轻率,战争的胜利也不是靠贪求就能得到,用兵作战必须做好充分准备,才能付诸行动。这样,哪怕城池很小,也能够坚持,这是因为有充足的储备;兵力不足,而战斗力强,是因为正义在自己一方。如果储备不足而守卫,没有正义而进行战争,那样,世上没有任何人能够固守不败,没有任何人能取得战争胜利。唐尧治理国家时,拒不执行王命的部落共有七个,其中蛮夷地区两个,中原地区四个..只因唐尧注重休养生息,积蓄力量,才创造了有利条件,战胜了各部落,而居于强者地位,全国都归服于他。从前,神农氏和斧遂作战,黄帝和蜀禄交锋,唐尧讨伐共工,虞舜征讨劂..及平定三苗,..商汤驱逐夏桀,周武王讨伐商纣王,商奄反叛,周公很快就将其平定了。现在,有些人,功德不如五帝,才能不如三王,智慧不如周公,却说“我要以积蓄仁义,实行礼乐,不用武力,来制止争夺”。其实,这种办法,并不是尧、舜不想实行,而是这种办法根本无法得以解决,所以,只好利用战争去制止战争。
- 推荐作品:
- 经
- 诗经
- 其他经学
- 白虎通义
- 匡谬正俗
- 宋史
- 晋书
- 南史
- 梁书
- 陈书
- 南齐书
- 明季南略
- 资治通鉴
- 西夏书事
- 汉官六种
- 贞观政要
- 靖康传信录
- 九州春秋
- 列女传
- 十七史百将传
- 唐才子传
- 载记
- 越绝书
- 万历野获编
- 蛮书
- 都城纪胜
- 读通鉴论
- 菜根谭
- 荀子
- 弟子规
- 围炉夜话
- 盐铁论
- 近思录
- 三略
- 便宜十六策
- 历代兵制
- 虎钤经
- 何博士备论
- 翠微先生北征录
- 管子
- 睡虎地秦墓竹简
- 医家
- 神农本草经
- 饮膳正要
- 九章算术
- 疑龙经
- 葬法倒杖
- 灵城精义
- 墨子
- 颜氏家训
- 论衡
- 夜航船
- 陶庵梦忆
- 权谋残卷
- 公孙龙子
- 金楼子
- 尚书正义
- 风俗演义
- 避暑录话
- 艺文类聚
- 山海经
- 世说新语
- 水浒传
- 西游记
- 镜花缘
- 幽明录
- 老残游记
- 三侠五义
- 十二楼
- 三刻拍案惊奇
- 北游记
- 常言道
- 三遂平妖传
- 何典
- 杨家将
- 西汉演义
- 南北史演义
- 女仙外史
- 荡寇志
- 河东记
- 小五义
- 幻中游
- 独异志
- 薛刚反唐
- 北史演义
- 隋唐两朝志传
- 薛丁山征西
- 释家
- 僧宝传
- 庄子
- 亢仓子
- 刘子
- 别集
- 浮生六记
- 西湖梦寻
- 诗人玉屑
- 闲情偶寄
- 桃花扇
- 南北朝
- 唐代
- 元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