卷五十三 李俊
岳州刺史李俊,举进士,连不中第。贞元二年,有故人国子祭酒包佶者,通于主司,援成之。榜前一日,当以名闻执政,初五更,俊将侯佶,里门未开,立马门侧。旁有卖糕者,其气爞爞。有一吏,若外郡之邮檄者,小囊毡帽,坐于其侧,颇有欲糕之色。俊为买而食之。客甚喜,啖数片。俄而里门开,众竟出。客独附俊马曰:"原请间。"俊下听之。曰:"某乃冥之吏,送进士名者。君非其徒那?"俊曰:"然。"曰:"送堂之榜在此,可自寻之。"因出视,俊无名。垂泣曰:"苦心笔砚,二十余年,偕计者亦十年。今复无名,岂终无成乎?"曰:"君之成名,在十年之外,禄位甚盛。今欲求之,亦非难,但于本禄耗半,且多屯剥,才获一郡,如何?"俊曰:"所求者名,名得足矣。"客曰:"能行少赂于冥吏,即于此取其同姓者易其名,可乎?"俊问:"几何可?"曰:"阴钱三万贯。某感恩而以诚告,其钱非某敢取,将遗牍吏。来日午时送可也。"复授笔,使俊自注,从上有故太子少师李夷简名,俊欲揩之。客遽曰:"不可,此人禄重,未易动也。"又其下有李温名,客曰:"可矣。"乃揩去"温"字,注"俊"字。客遽卷而行,曰:"无违约。"既而俊诣佶。佶未冠,闻俊来,怒出曰:"吾与主司分深,一言状头可致。公何躁甚,频见问?吾其轻语者耶?"俊再拜对曰:"俊恳于名者,若恩决此一朝,今当呈榜之晨,冒责奉谒。"佶唯唯,色犹不平。
俊愈忧之,乃变服,伺佶出随之。经皇城东北隅,逢春官怀其榜,将赴中书。佶揖问曰:“前言遂否?”
春官曰:“诚知获罪,负荆不足以谢。然迫于大权,难副高命。”
佶自以交分之深,意谓无阻,闻之怒曰:“季布所以名重天下者,能立然诺。今君移妄于某,盖以某官闲也!平生交契,今日绝矣!”
不揖而行。春官遽追之曰:“迫于豪权,留之不得。窃恃深顾,外于形骸,见责如此,宁得罪于权右耳。请同寻榜,揩名填之。”
祭酒开榜,见李公夷简欲揩,春官急曰:“此人宰相处分,不可去!"指其下李温曰:"可矣。"遂揩去“温”字,注“勘字。及榜出,俊名果在已前所指处。其日午时,随众参谢,不及赴糕客之约。迫暮将归,道逢糕客,泣示之背曰:“为君所误,得杖矣!牍吏将举勘,某更他祈共止之。”
某背实有重杖者。俊惊谢之,且曰:“当如何?”
客曰:“来日午时,送五万缗,亦可无迫勘之厄。”
俊曰:“诺。”
及到时焚之,遂不复见。
然俊筮仕之后,追勘贬降,不绝于道,才得岳州刺史,未几而终。
- 推荐作品:
- 子
- 十三经
- 仪礼
- 公羊传
- 易传
- 子夏易传
- 匡谬正俗
- 史记
- 三国志
- 明史
- 清史稿
- 元史
- 陈书
- 汉官六种
- 杂史
- 松漠纪闻
- 战国策
- 五代史阙文
- 顺宗实录
- 十六国春秋
- 徐霞客游记
- 水经注
- 东京梦华录
- 蛮书
- 通典
- 弟子规
- 围炉夜话
- 近思录
- 春秋繁露
- 明夷待访录
- 潜夫论
- 兵家
- 孙子兵法
- 六韬
- 将苑
- 太白阴经
- 兵法二十四篇
- 便宜十六策
- 投笔肤谈
- 棠阴比事
- 农家
- 北山酒经
- 本草纲目
- 伤寒论
- 难经
- 千金方
- 濒湖脉学
- 四圣心源
- 洗冤集录
- 扁鹊心书
- 温病条辨
- 渊海子平
- 疑龙经
- 李虚中命书
- 随园食单
- 书目答问
- 千字文
- 梦溪笔谈
- 容斋随笔
- 权谋残卷
- 龙文鞭影
- 避暑录话
- 世说新语
- 镜花缘
- 幽明录
- 唐传奇
- 三侠五义
- 花月痕
- 常言道
- 三遂平妖传
- 何典
- 绣云阁
- 西汉演义
- 说岳全传
- 李公案
- 小五义
- 幻中游
- 独异志
- 薛刚反唐
- 春秋配
- 海国春秋
- 毛公案
- 中说
- 道家
- 阴符经
- 列子
- 悟真篇
- 文子
- 老子想尔注
- 冰鉴
- 曾国藩家书
- 幽梦影
- 郁离子
- 词源
- 诗人玉屑
- 历史故事
- 元代
- 明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