卷三 曾季衡
大和四年春,盐州防御使曾孝安有孙曰季衡,居使宅西偏院,室屋壮丽,而季衡独处之。有仆夫告曰:“昔王使君女暴终于此,乃国色也;昼日,其魂或见于此,郎君慎之!”
季衡少年好色,愿睹其灵异,终不以人鬼为间。
频炷名香,颇疏凡俗,步游闲处,恍然凝思。一日晡时,有双鬟前揖曰:“王家小娘子遣某传达厚意,欲面拜郎君。”
言讫,瞥然而没。俄顷,有异香袭衣,季衡乃束带伺之;见向双鬟引一女而至,乃神仙中人也。季衡揖之,问其姓氏。曰:“某姓王氏,字丽真。父今为重镇,昔侍从大人牧此城,据此室,无何物故,感君思深沓冥,情激幽壤,所以不间存殁,颇思神会。其来久矣,但非吉日良时;今方契愿,幸垂留意。”
季衡留之款会,移时乃去,握季衡手曰:“翌日此时再会,慎勿泄之于人。”
遂与侍婢俱去,自此每及晡一至,近六十余日,季衡不疑。因与大父麾下将校说及艳丽,误言之,将校惊惧,欲实其事,曰:“郎君将及此时,愿一扣壁,某当与二三辈潜窥焉。”
季衡亦终不能扣壁。
是日,女郎一见季衡,容色惨怛,语声嘶咽,握季衡手曰:“何为负约而泄于人,自此不可更接欢笑矣!”
季衡惭悔,无词以应。女曰:“殆非君之过,亦冥数尽耳!”
乃留诗曰:“五原分袂真胡越,燕拆莺离芳草竭。年少烟花处处春,北邙空恨清秋月。”
季衡不能诗,耻无以酬,乃强为一篇曰:“莎草青青雁欲归,玉腮珠泪洒临歧,云鬟飘去香风尽,愁见莺啼红树枝。”
女遂于襦带解蹙金结花合子,又抽翠玉双凤翘一只,赠季衡曰:“望异日睹物思人,无以幽冥为隔。”
季衡搜书箧中,得小金楼花如意,酬之,季衡曰:“此物虽非珍异,但贵其名如意,愿长在五手操持耳。”
又曰:“此别何时更会?”
女曰:“非一甲子,无相见期。”
言讫,呜咽而没。季衡自此寝寐求思,形体赢瘵。故旧丈人王回,推其方术,疗以药石,数月方愈。乃询五原纫针妇人,曰:“王使君之爱女,不疾而终于此院,今已归葬北邙山,或阴晦而魂游于此,人多见之。”
则女诗云“北邙空恨清秋月”也。
- 推荐作品:
- 经
- 集
- 礼记
- 孟子
- 谷梁传
- 白虎通义
- 明史
- 宋史
- 隋书
- 金史
- 梁书
- 北齐书
- 逸周书
- 松漠纪闻
- 传记
- 列女传
- 晏子春秋
- 十六国春秋
- 越绝书
- 万历野获编
- 东京梦华录
- 吴船录
- 都城纪胜
- 菜根谭
- 国语
- 孙子兵法
- 六韬
- 尉缭子
- 司马法
- 李卫公问对
- 何博士备论
- 翠微先生北征录
- 折狱龟鉴
- 棠阴比事
- 神农本草经
- 濒湖脉学
- 饮膳正要
- 肘后备急方
- 扁鹊心书
- 九章算术
- 葬法倒杖
- 艺术
- 茶经
- 笑林广记
- 朱子家训
- 论衡
- 陶庵梦忆
- 龙文鞭影
- 西京杂记
- 避暑录话
- 艺文类聚
- 搜神后记
- 宣室志
- 红楼梦
- 警世通言
- 博物志
- 绿野仙踪
- 东游记
- 古今谭概
- 狄公案
- 绣云阁
- 南北史演义
- 儿女英雄传
- 前汉演义
- 岭表录异
- 说岳全传
- 老残游记续集
- 朝野佥载
- 河东记
- 声律启蒙
- 释家
- 无量寿经
- 五灯会元
- 中说
- 僧伽吒经
- 庄子
- 黄帝四经
- 黄庭经
- 文子
- 总集
- 古文观止
- 龙川别志
- 文心雕龙
- 沧浪诗话
- 词源
- 诗人玉屑
- 闲情偶寄
- 元代
- 明代
- 近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