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十出·修札
癸未八月
(丑扮柳敬亭上)
老子江湖漫自夸,收今贩古是生涯。
年来怕作朱门客,闲坐街坊吃冷茶。
(笑介)在下柳敬亭,自幼无藉,流落江湖,虽则为谈词之辈,却不是饮食之人。
(拱介)列位看我像个甚的,好像一位阎罗王,掌着这本大帐簿,点了没数的鬼魂名姓;又像一尊弥勒佛,腆着这副大肚皮,装了无限的世态炎凉。鼓板轻敲,便有风雷雨露;舌唇才动,也成月旦春秋。这些含冤的孝子忠臣,少不得还他个扬眉吐气;那班得意的奸雄邪党,免不了加他些人祸天诛;此乃补救之微权,亦是褒讥之妙用。
(笑介)俺柳麻子信口胡谈,却也燥脾。昨日河南侯公子,送到茶资,约定今日午后来听平话,且把鼓板取出,打个招客的利市。
(取出鼓板敲唱介)无事消闲扯淡,就中滋味酸甜;古来十万八千年,一霎飞鸿去远。几阵狂风暴雨,各家虎帐龙船,争名夺利片时喧,让他陈抟睡扁。
(生上)芳草烟中寻粉黛,斜阳影里说英雄。今日来听老柳平话,里面鼓板铿锵,早已有人领教。
(相见大笑介)看官俱未到,独自在此,说与谁听。
(丑)这说书是老汉的本业,譬如相公闲坐书斋,弹琴吟诗,都要人听么?
(生笑介)讲的有理。
(丑)请问今日要听那一朝故事?
(生)不拘何朝,你只拣着热闹爽快的说一回罢。
(丑)相公不知,那热闹局就是冷淡的根芽,爽快事就是牵缠的枝叶;倒不如把些剩水残山、孤臣孽子,讲他几句,大家滴些眼泪罢。
(生叹介)咳!不料敬老你也看到这个田地,真可虑也!
(末扮杨文骢急上)休教铁锁沉江底,怕有降旗出石头。下官杨文骢,有紧急大事,要寻侯兄计议;一路问来,知在此处,不免竟入。
(见介)
(生)来的正好,大家听敬老平话。
(末急介)目下何等时候,还听平话。
(生)龙老为何这样惊慌。
(末)兄还不知么,左良玉领兵东下,要抢南京,且有窥伺北京之意。本兵熊明遇束手无策,故此托弟前来,恳求妙计。
(生)小弟有何计策。
(末)久闻尊翁老先生乃宁南之恩帅,若肯发一手谕,必能退却。不知足下主意若何?
(生)这样好事,怎肯不做;但家父罢政林居,纵肯发书,未必有济。且往返三千里,何以解目前之危?
(末)吾兄素称豪侠,当此国家大事,岂忍坐视。何不代写一书,且救目前;另日禀明尊翁,料不见责也。
(生)应急权变,倒也可行;待我回寓起稿,大家商量。
(末)事不宜迟,即刻发书,还恐无及,那里等的商量。
(生)既是如此,就此修书便了。(写书介)
【一封书】老夫愚不揣,劝将军自忖裁,旌旗且慢来,兵出无名道路猜。高帝留都陵树在,谁敢轻将马足躧;乏粮柴,善安排,一片忠心穷莫改。
(写完,末看介)妙妙!写的激切婉转,有情有理,叫他不好不依,又不敢不依,足见世兄经济。
(生)虽如此说,还该送与熊大司马,细加改正,方为万妥。
(末)不必烦扰,待小弟说与他便了。
(愁介)只是一件,书虽有了,须差一的当家人早寄为妙。
(生)小弟轻装薄游,只带两个童子,那能下的书来。
(末)这样密书,岂是生人可以去得。
(生)这却没法了。
(丑)不必着忙,让我老柳走一遭何如。
(末)敬老肯去,妙的狠了;只是一路盘诘,也不是当耍的。
(丑)不瞒老爷说,我柳麻子本姓曹,虽则身长九尺,却不肯食粟而已。那些随机应变的口头,左冲右挡的膂力,都还有些儿。
(生)闻得左良玉军门严肃,山人游客,一概不容擅入。你这般老态,如何去的?
(丑)相公又来激俺了,这是俺说书的熟套子。我老汉要去就行,不去就止,那在乎一激之力。(起问介)
【北斗鹌鹑】你那里笔下诌文,我这里胸中画策。舌战群雄,让俺不才;柳毅传书,何妨下海。丢却俺的痴騃,用着俺的诙谐,悄去明来,万人喝采。
(末)果然好个本领,只是书中意思,还要你明白解说,才能有济。
【紫花儿序】(丑)书中意不须细解,何用明白,费俺唇腮。一双空手,也去当差,也会挝乖。凭着俺舌尖儿把他的人马骂开,仍倒回八百里外。(生)你怎的骂他?(丑)则问他防贼自作贼,该也不该。
(生)好,好,好!比俺的书字还说得明白。
(末)你快进去收拾行李,俺替你送盘缠来,今夜务必出城才好。
(丑)晓得,晓得!(拱手介)不得奉陪了。(竟下)
(末)竟不知柳敬亭是个有用之才。
(生)我常夸他是我辈中人,说书乃其余技耳。
【尾声】一封书信权宜代,仗柳生舌尖口快,阻回那莽元帅万马晨霜,保住这好江城三山暮霭。
(末)一纸贤于汗马才,(生)荆州无复战船开;
(末)从来名士夸江左,(生)挥麈今登拜将台。
- 推荐作品:
- 史
- 周礼
- 论语
- 易经
- 其他经学
- 中庸
- 白虎通义
- 宋史
- 清史稿
- 旧唐书
- 隋书
- 周书
- 金史
- 辽史
- 资治通鉴
- 顺宗实录
- 传记
- 十七史百将传
- 十六国春秋
- 载记
- 江南野史
- 地理
- 大唐西域记
- 洛阳伽蓝记
- 华阳国志
- 政书
- 增广贤文
- 明夷待访录
- 中论
- 北溪字义
- 孙膑兵法
- 司马法
- 乾坤大略
- 便宜十六策
- 历代兵制
- 法家
- 商君书
- 折狱龟鉴
- 棠阴比事
- 邓析子
- 金匮要略
- 奇经八脉考
- 濒湖脉学
- 药性歌括四百味
- 三命通会
- 撼龙经
- 神峰通考
- 艺术
- 棋经十三篇
- 茶经
- 吕氏春秋
- 淮南子
- 格言联璧
- 梦溪笔谈
- 名贤集
- 困学纪闻
- 齐东野语
- 避暑录话
- 醒世恒言
- 封神演义
- 官场现形记
- 花月痕
- 三刻拍案惊奇
- 夷坚志
- 杨家将
- 南北史演义
- 韩湘子全传
- 前汉演义
- 岭表录异
- 后汉演义
- 南史演义
- 白牡丹
- 林公案
- 薛丁山征西
- 心经
- 五灯会元
- 知言
- 僧宝传
- 道家
- 抱朴子
- 诗文评
- 西湖梦寻
- 词源
- 两汉
- 五代
- 宋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