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库提要
《魏书》·一百十四卷
北齐魏收奉敕撰。收表上其书,凡十二《纪》、九十二《列传》,分为一百三十卷。
今所行本为宋刘恕、范祖禹等所校定。恕等《序录》,谓隋魏澹更撰《后魏书》九十二卷。唐又有张太素《后魏书》一百卷。今皆不传。
魏史惟以魏收书为主,校其亡逸不完者二十九篇,各疏於逐篇之末。然其据何书以补阙,则恕等未言。
《崇文总目》谓澹书才存《纪》一卷、太素书存《志》二卷。陈振孙《书录解题》引《中兴书目》,谓收书阙《太宗纪》,以魏澹书补之。《志》阙《天象》二卷,以张太素书补之。又谓澹、太素之书既亡,惟此《纪》《志》独存,不知何据。是振孙亦疑未能定也。
今考《太平御览·皇王部》所载《后魏书》,《帝纪》多取魏收书,而芟其字句重复。《太宗纪》亦与今本首尾符合,其中转增多数语。
夫《御览》引诸史之文,有删无增,而此纪独异,其为收书之原本欤。抑补缀者取魏澹书而间有节损欤。然《御览》所引《后魏书》,实不专取一家。
如此书卷十二《孝静帝纪》亡,后人所补,而《御览》所载《孝静纪》,与此书体例绝殊。
又有西魏《孝武纪》《文帝纪》《废帝纪》《恭帝纪》,则疑其取诸魏澹书。又此书卷十三《皇后传》亡,亦后人所补。
今以《御览》相校,则字句多同,惟中有删节。而末附《西魏五后》,当亦取澹书以足成之。
盖澹书至宋初尚不止仅存一卷,故为补缀者所取资。至澹书亦阙,始取《北史》以补之。故《崇文总目》谓魏澹《魏史》、李延寿《北史》与收史相乱,卷第殊舛。是宋初已不能辨定矣。
惟所补《天象志》二卷为唐太宗避讳,可信为唐人之书无疑义耳。
收以是书为世所诟厉,号为秽史。今以收《传》考之,如云收受尔朱荣子金,故减其恶。其实荣之凶悖,收未尝不书於册。至《论》中所云,若修德义之风,则韩、彭、伊、霍,夫何足数。反言见意,正史家之微词。指以虚褒,似未达其文义。
又云杨愔、高德正势倾朝野,收遂为其家作传;其预修国史,得阳休之之助,因为休之父固作佳传。案:愔之先世为杨椿、杨津,德正之先世为高允、高祐。椿、津之孝友亮节,允之名德,祐之好学,实为魏代闻人。宁能以其门祚方昌,遂引嫌不录。况《北史·阳固传》称,固以讥切聚敛,为王显所嫉,因奏固剩请米麦,免固官,从征硖石。李平奇固勇敢,军中大事,悉与谋之。不云固以贪虐先为李平所弹也。
李延寿书作於唐代,岂亦媚阳休之乎?又云卢同位至仪同,功业显著,不为立传。崔绰位止功曹,本无事迹,乃为首传。夫卢同希元义之旨,多所诛戮,后以义党罢官,不得云功业显著。绰以卑秩见重於高允,称其道德,固当为传独行者所不遗。观卢文诉辞,徒以父位仪同,绰仅功曹,较量官秩之崇卑,争专传附传之荣辱,是亦未足服收也。
盖收恃才轻薄,有惊蛱蝶之称,其德望本不足以服众。又魏、齐世近,著名史籍者并有子孙,孰不欲显荣其祖父。既不能一一如志、遂哗然群起而攻。平心而论,人非南董,岂信其一字无私?但互考诸书,证其所著,亦未甚远於是非。秽史之说,无乃已甚之词乎。李延寿修《北史》,多见馆中坠简,参核异同,每以收书为据。其为《收传论》云:勒成魏籍,婉而有章,繁而不芜,志存实录。其必有所见矣。今魏澹等之书俱佚,而收书终列於正史,殆亦恩怨并尽而后是非乃明欤。,收叙事详赡,而条例未密,多为魏澹所驳正。《北史》不取澹书,而《澹传》存其《叙例》。绝不为掩其所短,则公论也。
《魏书》至宋时已缺二十九卷。
- 推荐作品:
- 仪礼
- 其他经学
- 大学
- 大戴礼记
- 史记
- 清史稿
- 元史
- 新五代史
- 魏书
- 辽史
- 汉官六种
- 明季北略
- 五代新说
- 平宋录
- 唐才子传
- 明儒学案
- 载记
- 水经注
- 洛阳伽蓝记
- 武林旧事
- 蛮书
- 庐山记
- 读通鉴论
- 儒家
- 幼学琼林
- 孔子家语
- 太白阴经
- 便宜十六策
- 翠微先生北征录
- 法家
- 商君书
- 邓析子
- 齐民要术
- 农桑辑要
- 北山酒经
- 针灸大成
- 扁鹊心书
- 术数
- 三命通会
- 神相全编
- 神峰通考
- 葬法倒杖
- 灵城精义
- 棋经十三篇
- 艺舟双楫
- 茶经
- 鬼谷子
- 百家姓
- 笑林广记
- 清代名人轶事
- 风俗演义
- 太平御览
- 西游记
- 警世通言
- 儒林外史
- 封神演义
- 东周列国志
- 隋唐演义
- 子不语
- 孽海花
- 鬼神传
- 穆天子传
- 三刻拍案惊奇
- 三遂平妖传
- 女仙外史
- 龙城录
- 大唐新语
- 河东记
- 唐摭言
- 开辟演义
- 林公案
- 薛仁贵征东
- 道家
- 黄庭经
- 太玄经
- 悟真篇
- 文子
- 诗文评
- 总集
- 文心雕龙
- 沧浪诗话
- 诗人玉屑
- 长生殿
- 明代
- 清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