卷四·杂说·伤寒注论
仲祖《伤寒论》,诚为金科玉律,奈注解甚难。
盖代远年湮,中间不无脱简,又为后人妄增,断不能起仲景于九原而问之,何条在先、何条在后,何处尚有若干文本,何处系后人伪增,惟有阙疑阙殆,择其可信者而从之,不可信者而考之已尔。创斯注者,则有林氏、成氏,大抵随文顺解,不能透发精义,然创始实难,不为无功。有明中行方先生,实能苦心力索,畅所欲言,溯本探微,阐幽发秘,虽未能处处合拍,而大端已具。喻氏起而作《尚论》,补其阙略,发其所未发,以诚仲景之功臣也;然除却心解数处,其大端亦从方论中来,不应力诋方氏。北海林先生,刻方氏前条辨,附刻《尚论篇》,历数喻氏僭窃之罪,条分而畅评之。喻氏之后,又有高氏,注尚论发明,亦有心得可取处,其大端暗窃方氏,明尊喻氏,而又力诋喻氏,如喻氏之于方氏也。北平刘觉庵先生起而证之,亦如林北海之证尚论者然,公道自在人心也。其他如郑氏、程氏之后条辨,无足取者,明眼人自识之。舒驰远之集注,一以喻氏为主,兼引程郊倩之后条辨,杂以及门之论断,若不知有方氏之前条辨者,遂以喻氏窃方氏之论,直谓为喻氏书矣。此外有沈目南注,张隐庵集注,程云来集注,皆可阅。至慈溪柯韵伯注伤寒论著《来苏集》聪明才辨,不无发明,可供采择,然其自序中谓大青龙一证,方喻之注大错,目之曰郑声、曰杨墨,及取三注对勘,虚中切理而细绎之,柯注谓风有阴阳,汗出脉缓之桂枝证,是中鼓动之阳风;汗不出脉紧烦躁之大青龙证,是中凛冽之阴风。试问中鼓动之阳风者,而主以桂枝辛甘温法,置《内经》风淫于内,治以辛凉,佐以苦甘之正法于何地?仲景自序云∶“撰用《素问》《九卷》,”反背《素问》而立法耶?且以中鼓动之阳风者,主以甘温之桂枝,中凛冽之阴风者,反主以寒凉之石膏,有是理乎?其注烦躁,又曰热淫于内,则心神烦扰;风淫于内,故手足躁乱(方先生原注:风为烦,寒则躁)。既曰凛冽阴风,又曰热淫于内,有是理乎?种种矛盾,不可枚举。方氏立风伤卫,寒伤营,风寒两伤营卫,吾不敢谓即仲景之本来面目;然欲使后学眉目清楚,不为无见。如柯氏之所序,亦未必即仲景之心法,而高于方氏也。其删改原文处,多逞臆说,不若方氏之纯正矣;且方氏创通大义,其功不可没也,喻氏、高氏、柯氏,三子之于方氏,补偏救弊,其卓识妙悟,不无可取,而独恶其自高己见,各立门户,务掩前人之善耳。后之学人,其各以明道济世为急,毋以争名竞胜为心,民生幸甚。
- 推荐作品:
- 子
- 孟子
- 中庸
- 易传
- 后汉书
- 晋书
- 旧五代史
- 周书
- 明季北略
- 杂史
- 五代新说
- 别史
- 传记
- 列女传
- 十六国春秋
- 江南野史
- 大唐西域记
- 武林旧事
- 蛮书
- 吴船录
- 政书
- 史评
- 传习录
- 围炉夜话
- 春秋繁露
- 明夷待访录
- 帝范
- 六韬
- 三略
- 吴子
- 尉缭子
- 武经总要
- 便宜十六策
- 投笔肤谈
- 翠微先生北征录
- 管子
- 邓析子
- 难经
- 千金方
- 洗冤集录
- 饮膳正要
- 温病条辨
- 医学源流论
- 渊海子平
- 神峰通考
- 李虚中命书
- 艺术
- 园冶
- 千字文
- 梦溪笔谈
- 陶庵梦忆
- 权谋残卷
- 公孙龙子
- 龙文鞭影
- 老老恒言
- 南越笔记
- 西京杂记
- 避暑录话
- 水浒传
- 太平广记
- 博物志
- 喻世明言
- 二刻拍案惊奇
- 古今谭概
- 雍正剑侠图
- 花月痕
- 穆天子传
- 北游记
- 绣云阁
- 后汉演义
- 刘公案
- 大唐新语
- 南史演义
- 小五义
- 唐摭言
- 海国春秋
- 两晋演义
- 释家
- 五灯会元
- 僧伽吒经
- 黄帝四经
- 神仙传
- 太玄经
- 诗文评
- 古文观止
- 昭明文选
- 幽梦影
- 日知录
- 西湖梦寻
- 闲情偶寄
- 桃花扇
- 隋代
- 近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