卷六·解儿难·治痘明家论
治痘之明家甚多,皆不可偏废者也。若专主于寒、热、温、凉一家之论,希图省事,祸斯亟矣。
痘科首推钱仲阳、陈文中二家,钱主寒凉,陈主温热,在二家不无偏胜,在后学实不可偏废。盖二家犹水火也,似乎极不同性,宗此则害彼,宗彼则害此。然万物莫不成于水火,使天时有暑而无寒,万物焦矣,有寒而无暑,万物冰矣,一阴一阳之谓道,二家之学,似乎相背,其实相需,实为万世治痘立宗旨。宗之若何?大约七日以前,外感用事,痘发由温气之行,用钱之凉者十之八、九,用陈之温者一、二。七日以后,本身气血用事,纯赖脏真之火,炼毒成浆,此火不外鼓,必致内陷,用陈之温者多,而用钱之凉者少也。若始终实热者,则始终用钱;始终虚寒者,则始终用陈;痘科无一定之证,故无一定之方也。丹溪立解毒、和中、安表之说,亦最为扼要。痘本有毒可解,但须解之于七日之前,有毒郁而不放肥,不上浆者,乌得不解毒哉!如天之亢阳不雨,万物不生矣。痘证必须和中,盖脾胃最为吃紧,前所谓以中焦作战场也。安表之论,更为妙谛,表不安,虽至将成犹败也,前所谓以皮肤结痂,为成功之地,而可不安之也哉!安之不暇,而可混发以伤之也哉!至其宗钱而非陈,则其偏也。万氏以脾胃为主,魏氏以保元为主,亦确有见识,虽皆从二家脱化,而稍偏于陈。费建中《救偏琐言》,盖救世人不明痘之全体大用,偏用陈文中之辛热者也;书名救偏,其意可知,若专主其法,悉以大黄、石膏从事,则救偏而反偏矣。胡氏辄投汗下,下法犹有用处,汗法则不可也。翁仲仁《金镜录》一书,诚为痘科宝筏,其妙处全在于看,认证真确,治之自效,初学必须先熟读其书,而后历求诸家,方不误事。后此翟氏、聂氏,深以气血盈亏,解毒化毒,分晰阐扬钱氏、陈氏底蕴,超出诸家之上,然分别太多,恐读者目眩。愚谓看法必宗翁氏,叶氏有补翁仲仁不及之条;治法兼用钱、陈,以翟氏、聂氏,为钱、陈之注,参考诸家可也。近日都下盛行《正宗》一书,大抵用费氏、胡氏之法而推展之,恣用大汗大下,名归宗汤,石膏、大黄始终重用,此在枭毒太过者则可,岂可以概治天下之小儿哉!南方江西江南等省,全恃种痘,一遇自出之痘,全无治法;医者无论何痘,概禁寒凉,以致有毒火者,轻者重,重者死,此皆偏之为害也。
- 推荐作品:
- 经
- 子
- 论语
- 大戴礼记
- 匡谬正俗
- 宋书
- 魏书
- 逸周书
- 西夏书事
- 贞观政要
- 靖康传信录
- 五代史阙文
- 吴越春秋
- 越绝书
- 万历野获编
- 江南野史
- 地理
- 徐霞客游记
- 华阳国志
- 都城纪胜
- 菜根谭
- 国语
- 帝范
- 兵家
- 吴子
- 太白阴经
- 乾坤大略
- 兵法二十四篇
- 虎钤经
- 投笔肤谈
- 睡虎地秦墓竹简
- 扬子法言
- 折狱龟鉴
- 棠阴比事
- 农家
- 黄帝内经
- 神农本草经
- 千金方
- 四圣心源
- 食疗本草
- 扁鹊心书
- 神相全编
- 葬书
- 月波洞中记
- 园冶
- 千字文
- 墨子
- 格言联璧
- 朱子家训
- 名贤集
- 公孙龙子
- 龙文鞭影
- 尚书正义
- 宣室志
- 水浒传
- 红楼梦
- 喻世明言
- 初刻拍案惊奇
- 绿野仙踪
- 酉阳杂俎
- 济公全传
- 三刻拍案惊奇
- 常言道
- 韩湘子全传
- 说唐全传
- 儿女英雄传
- 荡寇志
- 前汉演义
- 李公案
- 老残游记续集
- 南史演义
- 小五义
- 白牡丹
- 薛刚反唐
- 唐摭言
- 释家
- 了凡四训
- 知言
- 僧伽吒经
- 黄帝四经
- 云笈七签
- 亢仓子
- 尹文子
- 桃花扇
- 魏晋
- 隋代
- 五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