卷六·解儿难·痉因质疑
痉病之因,《素问》曰:“诸痉项强,皆属于湿”。此湿字,大有可疑,盖风字误传为湿字也。余少读方中行先生《痉书》,一生治病,留心痉证,觉六气皆能致痉。风为百病之长,六气莫不由风而伤人,所有痉病现证,皆风木刚强屈拗 之象。湿性下行而柔,木性上行而刚;单一湿字,似难包得诸痉。
且湿字与项强字即不对,中行《痉书》一十八条,除引《素问》《千金》二条,余十六条内,脉二条,证十四条,俱无湿字证据。如脉二条∶一曰:痉夫脉按之紧如弦,直上下行;二曰∶《脉经》云∶痉家,其脉伏坚,直上下。皆风木之象,湿之反面也。余十四条:风痉致痉居其十,风家禁下一条,疮家禁汗一条,新产亡血二条,皆无所谓湿也者。即《千金》一条,曰:太阳中风,重感于寒,湿则变痉也。上下文义不续,亦不可以为据。中行注云:痉,自《素问》以来,其见于《伤寒论》者,乃叔和所述《金匮》之略也;《千金》虽有此言,未见其精悉。可见中行亦疑之。且《千金》一书,杂乱无章,多有后人羼杂,难以为据。《灵枢》《素问》二书,非神圣不能道,然多述于战国汉人之笔,可信者十之八、九,其不可信者一、二;如其中多有后世官名地名,岂轩岐逆料后世之语,而先言之哉?且代远年湮,不无脱简错误之处。瑭学术浅陋,不敢信此湿字,亦不敢直断其非,阙疑以俟来者。
- 推荐作品:
- 礼记
- 易经
- 大学
- 文昌孝经
- 汉书
- 新唐书
- 南史
- 陈书
- 明季南略
- 续资治通鉴
- 贞观政要
- 靖康传信录
- 徐霞客游记
- 水经注
- 大唐西域记
- 华阳国志
- 蛮书
- 通典
- 传习录
- 小窗幽记
- 国语
- 孔子家语
- 中论
- 兵家
- 三十六计
- 将苑
- 武经总要
- 法家
- 睡虎地秦墓竹简
- 折狱龟鉴
- 邓析子
- 奇经八脉考
- 食疗本草
- 撼龙经
- 李虚中命书
- 月波洞中记
- 随园食单
- 吕氏春秋
- 墨子
- 百家姓
- 颜氏家训
- 容斋随笔
- 公孙龙子
- 南越笔记
- 池北偶谈
- 风俗演义
- 齐东野语
- 太平御览
- 世说新语
- 水浒传
- 西游记
- 红楼梦
- 醒世恒言
- 封神演义
- 剪灯新话
- 幽明录
- 新齐谐
- 花月痕
- 三刻拍案惊奇
- 北游记
- 常言道
- 三遂平妖传
- 西汉演义
- 女仙外史
- 后汉演义
- 白牡丹
- 小八义
- 林公案
- 北史演义
- 薛仁贵征东
- 隋唐两朝志传
- 释家
- 知言
- 阴符经
- 抱朴子
- 云笈七签
- 文始真经
- 尹文子
- 昭明文选
- 龙川别志
- 训蒙骈句
- 闲情偶寄
- 桃花扇
- 历史故事
- 先秦
- 清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