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网站首页>文心雕龙 > 正文 >>

创作背景

时代背景

整个魏晋南北朝时期,是中国古代史上一个大分裂、大动乱而又是大融合的时期。阶级矛盾、民族矛盾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错综交织,十分尖锐。这种情况虽然和《文心雕龙》的产生没有直接联系,但《文心雕龙》出现于齐梁时期又和这个特定的历史条件分割不开。文学理论是创作经验教训的总结,而这个时期文学创作上可总结的经验教训极为丰富。,正如刘勰在《时序》篇所说,建安文学的出现,就良由世积乱离,风衰俗怨,并志深而笔长,故梗概而多气也。历史的狂潮不仅把文人们卷到世积乱离的现实生活中去,使之多少接触到一些时代的气息,反映了一些风衰俗怨,而且在现实的教育和启迪下,抛开了汉儒死守章句的老路,从而逐步认识到文学艺术的独立意义。

从建安到晋宋,诗文创作之盛,有增无已。宋文帝时,便于儒学、玄学、史学三馆之外,另立文学馆;宋明帝设总明观,也分儒、道、文、史、阴阳五部。这是从封建统治机构上正式承认文学独立于儒学之外的开始。文学创作的发展,到了南朝,更由于历代帝王的爱好和提倡,出现了钟嵘所说的情况:今之士俗,斯风炽矣。才能胜衣,甫就小学,必甘心而驰骛焉。世族文人中也出现家家有制,人人有集的盛况。文学创作上这种现象的出现,是产生文学评论的直接原因。,不过,当时对文学作品的评论不是没有,而是和文学创作一样过甚过滥。文学评论不乏其人,不过多是达官贵人在博论之余的信口雌黄,他们各随所好,没有任何准则。这不单是个批评标准问题,还必须从理论上解决一系列文学艺术的基本原理,文学批评才能有所依据。所以,为了澄清当时文学批评的混乱,指导正确的文学批评,也迫切地需要文学理论的建立。

自汉末儒学衰微以来,代之而起的是魏晋玄学。从正始年间开始,就聃周当路,与尼父争涂矣。东晋以后,佛学渐盛,更加助长了玄风的泛滥,佛教思想对此期文学创作也有着重要的影响。老庄佛道思想弥漫魏晋诗坛,前后达二百年之久,到南朝宋初,虽然老庄告退而山水方滋,其实山水诗的产生和流行,和佛老思想也是分不开的。从西晋太康时期开始,文学创作过分追求文辞藻饰的形式主义趋向明显地出现了。这种风气到南朝而又有恶性发展,特别是齐梁以后,,更由唯美主义发展为庸俗的色情文学,写下了文学史上极不光彩的一页。怎样对待这种文学发展趋势,就是《文心雕龙》所面临的历史任务,也就是产生《文心雕龙》的具体原因。

个人背景

刘勰出身于寒门庶族家庭,虽然他一向喜爱读书,但在注重门第的南朝,他的才华很难得到施展,甚至连基本的生活都存在问题。南齐永明二年,刘勰进入了钟山定林寺,度过了他的青年时期。在寺中高僧僧祐的指导下,他对佛法有了更精到的见解,而在整理寺院典籍时,刘勰阅读了寺院所藏各类文献。《文心雕龙》的成书年代,据书中《时序》篇皇齐驭宝诸语,及《梁书·刘勰传》所载刘勰负此书干求于沈约车前而约时贵盛等推考,,当在南齐和帝时。刘勰撰此书的动机,一是受到君子处世,树德立言的传统人生哲学的激励;二是不满于当时文坛辞人爱奇,言贵浮诡,饰羽尚画,文绣鞶帨,离本弥甚,将遂讹滥而有意纠偏;三是有感于近代之论文者多,但各照隅隙,鲜观衢路,故弥纶群言,撰著此书。书取文心雕龙为名,文心者,言为文之用心也;雕龙则典出《史记·孟子荀卿列传》所记雕龙奭之称,原指齐人驺奭善采驺衍谈天之术而成文,,如雕镂龙纹一般精致,刘勰取以状饰文心,盖指此书的主旨在如雕镂龙纹那样精致地揭示作文所需的细微用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