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要影响
政治改革
主词条:吴起变法
在楚国时,作为令尹的吴起全力辅佐楚悼王进行变法。他变法原则有三条:
一是均楚国之爵而平其禄。具体做法是取消封君三世以后子孙的爵禄,降低官吏的俸禄;二是损其有余而继其不足。即剥夺一些旧贵族的有余来补充新兴地主的不足,逐步废除旧贵族的世卿世禄制;三是厉甲兵以时争于天下,即加强对军队训练,在战争中进有重赏,退有重刑。用一支能征善战的强大的军队争夺天下。
吴起确立变法原则之后,在楚国大刀阔斧地进行了改革:
为了能自上而下加以贯彻,吴起首先主张明法审令,厉行使私不害公,谗不蔽忠,言不敢苟同,行不敢苟容,行义不顾毁誉的法治;其次,实行增收节支的方略。增收,通过捐不急之官,即卖掉不重要的闲职官位来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。而节支,即废公族疏远者,也就是废除那些非楚王直系的贵族的政治地位和经济保障,同时裁减群臣的俸禄,精简无能无用的官员,裁撤不急之官,把节省下来的开支用于抚养战斗之士,要在强兵。通过这一方略,为楚国的强兵之路提供了有力的经济保障;,再次,强兵以破横散纵。在外交上,吴起以楚国军事实力的崛起替代纵横家游说之言。换言之,建立在强兵基础上的楚国外交,不再需要纵横家的调停和斡旋。因此他破横散,使驰说之士无所开其口,以此禁止纵横家游说,防止内外勾结。吴起的强兵之策,建立在他擅长的军事谋略上,当是其长项。
按照《韩非子》的说法,则吴起在楚国的变法,仅仅实行了一年左右,就因支持他变法的楚悼王的驾崩而终结。但这么短时间的变法,收效却十分显著,使楚国迅速发展,出现了南平百越,北并陈蔡,却三晋,西伐秦,一度大败魏国,马饮于大河的强盛局面,各诸侯国为之震惊。到吴起死后,后人也有楚不用吴起而削乱的看法。
军事思想
吴起的军事思想主要集中于《吴子》。在《吴子》中,吴起主张把政治和军事结合起来,对内修明文德,对外做好战备,两者必须并重,不可偏废。在政治、军事并重的前提下,吴起更重视政治教化,用道、义、礼、仁治理军队和民众。吴起还从战争起因上将战争分为义兵、强兵、刚兵、暴兵、逆兵等不同性质,主张对战争要采取慎重的态度,反对穷兵黩武。
《吴子》反映了新兴地主阶级的战争理论、军队建设和作战指导方面的观点,在中国古代军事典籍中占有重要地位。吴起也因其在中国军事史上的重要地位,与春秋时代的军事家孙武并称孙吴。
学术贡献
吴起学于儒门,深通兵法,又为战国法家之先驱,其思想具有兼融儒法诸家的特点。一方面,吴起秉持儒家德治理念,向魏武侯阐述了治国在德不在险的理念。另一方面,吴起变法一楚国之俗,展露出明法审令、信赏必罚、持势任术、立公弃私的法家思想。同时,作为《左传》撰定者,吴起的史家特质显现出思想话语的多样性,其发微春秋元年大义,向君王陈述治国之本,正折射出儒法两家思想在维系君权秩序价值方面所由通。这种宗儒任法的思想形态,,在战国由儒入法的思想史历程中具有转捩意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