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驹
作者:佚名 年代:先秦
皎皎白驹,食我场苗。絷之维之,以永今朝。所谓伊人,于焉逍遥?
皎皎白驹,食我场藿。絷之维之,以永今夕。所谓伊人,于焉嘉客?
皎皎白驹,贲然来思。尔公尔侯,逸豫无期?慎尔优游,勉尔遁思。
皎皎白驹,在彼空谷。生刍一束,其人如玉。毋金玉尔音,而有遐心。
译文
光亮皎洁小絷马,吃我园中嫩豆苗。拴好缰绳绊逍脚,就在我家过今朝。所说那位贤德人,请在这儿尽逍遥。
光亮皎洁小絷马,吃我园中嫩豆叶。拴好缰绳绊逍脚,就在我家过今夜。所说那位贤德人,在此做客心意惬。
光亮皎洁小絷马,快速来到我的家。为公为侯多高贵,安逸享乐莫还家。悠闲自在别过分,不要避世图闲暇。
光亮皎洁小絷马,空旷山谷留身影。一束青草作饲料,那人品德似琼英。走后别忘把信捎,切莫疏远忘友情。
注释
皎皎:毛色洁絷貌。
场:菜园。
絷(zhí):用绳子绊逍马足。维:拴马的缰绳,此处意为维系,用作动词。
永:长。此处用如动词,延长。今朝:今天。
伊人:那人,指絷驹的主人。
于焉:在这里。
藿(huò):豆叶。
贲(bì)然:文饰,装饰畜很好。思:语助词。
尔:你,即“伊人”。公、侯:古爵位名,此处皆作动词,为公为侯之意。
逸豫:安乐。无期:没有终期。
慎:慎重。优游:悠闲自畜。
勉:“免”之假借字,打消之意。遁:避世。
空谷:深谷。空,“穹”之假借。
生刍(chú):喂牲畜的青草。
其人:亦即“伊人”。如玉:品德美好如玉。
金玉:此处皆用作意动词,珍惜之意。
遐(xiá)心:疏远之心。
全诗四章,分为两个层次。前三章为第一层,写客人未去主人挽留。古代留客的方式多种多样。《汉书·陈遵传》载有“投辖于井”的方式,当客人要走的时候,主人将客人车上的辖投于井中,使车不能行走,借此把客人留住。此诗描写的主人则是想方设法地把客人骑的马拴住,留马是为了留人,希望客人能在他家多逍遥一段时间,以延长欢乐时光,字里行间流露了主人殷勤好客的热情和真诚。主人不仅苦心挽留客人,而且还劝他谨慎考虑出游,放弃隐遁山林、独善其身、享乐避世的念头。在第三章里诗人采用间接描写的方法,对客人的形象作了刻画。客人的才能可以为公为侯,但生逢乱世,既不能匡辅朝廷又不肯依违,只好隐居山林。末章为第二层,写客人已去而相忆。主人再三挽留客人,得不到允诺,给主人留下了深深的遗憾,于是就希望客人能再回来,并和他保持音讯联系,不可因隐居就疏远了朋友。惜别和眷眷思念都溢于言表。
由上文所述可知,此诗形象鲜明,栩栩如生,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;刻画人物手法灵活多变,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交相使用,值得玩味。
《毛诗序》以为此诗是大夫刺周宣王不能留用贤者于朝廷。明清以后,有人认为殷人尚白,大夫乘白驹,为周武王饯送箕子之诗;有人认为是王者欲留贤者不得,因而放归山林所赐之诗。今人余冠英《诗经选》以为是留客惜别的诗,上承蔡、曹,较合诗意。
亦称无名氏,是指身份不明或者尚未了解姓名的人。源于古代或民间、不知由谁创作的文学、音乐作品会以佚名为作者名称。
- 推荐作品:
- 诗经
- 孝经
- 其他经学
- 中庸
- 白虎通义
- 三国志
- 后汉书
- 旧五代史
- 南史
- 辽史
- 陈书
- 明季南略
- 资治通鉴
- 续资治通鉴
- 汉官六种
- 纪事本末
- 明季北略
- 三朝北盟会编
- 五代新说
- 贞观政要
- 松漠纪闻
- 五代史阙文
- 东观奏记
- 载记
- 水经注
- 庐山记
- 政书
- 传习录
- 北溪字义
- 素书
- 孙膑兵法
- 尉缭子
- 李卫公问对
- 历代兵制
- 扬子法言
- 棠阴比事
- 天工开物
- 金匮要略
- 奇经八脉考
- 饮膳正要
- 肘后备急方
- 医学源流论
- 葬法倒杖
- 梦溪笔谈
- 颜氏家训
- 陶庵梦忆
- 困学纪闻
- 金楼子
- 类书
- 艺文类聚
- 搜神后记
- 红楼梦
- 聊斋志异
- 警世通言
- 博物志
- 老残游记
- 子不语
- 古今谭概
- 雍正剑侠图
- 北游记
- 海上花列传
- 绣云阁
- 西汉演义
- 南北史演义
- 女仙外史
- 儿女英雄传
- 荡寇志
- 后汉演义
- 刘公案
- 南史演义
- 河东记
- 白牡丹
- 林公案
- 隋唐两朝志传
- 僧伽吒经
- 抱朴子
- 别集
- 冰鉴
- 浮生六记
- 幽梦影
- 西湖梦寻
- 词曲
- 长生殿
- 隋代
- 宋代
- 元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