卷一 开宗明义
仲尼居,曾子侍。子曰:“先王有至德要道,以顺天下,民用和睦,上下无怨。汝知之乎?”曾子避席曰:“参不敏,何足以知之?”子曰:“夫孝,德之本也,教之所由生也。复坐,吾语汝。身体发肤,受之父母,不敢毁伤,孝之始也。立身行道,扬名于后世,以显父母,孝之终也。夫孝,始于事亲,中于事君,终于立身。《大雅》云:‘无念尔祖,聿修厥德。'”
孔子在家里闲坐,他的学生曾参侍坐在旁边。孔子说∶“古代的圣德贤王有至高无上的品行,掌握着最重要的事物之理,以其使天下人心归顺,百姓和睦相处。人们无论是尊贵还是卑贱,上上下下都没有怨恨不满。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?”曾子站起身来,离开自己的座位恭敬回答到∶“学生我不够聪敏,哪里能知道其中的道理呢?”孔子说:“孝,是道德的根本,对百姓的教化也是从孝中产生的。你先回到位置上坐下,我来告诉你。人的身体四肢、毛发皮肤,都是父母赐予我们的,不敢予以损毁伤残,这是遵从孝道的开始。人在世上遵循仁义道德,有所建树,显扬名声于后世,从而使父母显赫荣耀,这是孝的终极目标。所谓孝,最初是从侍奉父母开始,然后效力于国君,最终建功立业,功成名就。《诗经·大雅·文王》篇中说过∶‘怎么能不追念你先祖的德行呢?要称述修行先祖的美德啊!’”
- 推荐作品:
- 史
- 诗经
- 左传
- 礼记
- 周礼
- 子夏易传
- 白虎通义
- 明史
- 清史稿
- 旧唐书
- 新五代史
- 金史
- 明季南略
- 大唐创业起居注
- 西夏书事
- 汉官六种
- 九州春秋
- 唐才子传
- 吴越春秋
- 越绝书
- 地理
- 洛阳伽蓝记
- 儒家
- 菜根谭
- 国语
- 盐铁论
- 帝范
- 潜夫论
- 兵家
- 吴子
- 司马法
- 太白阴经
- 投笔肤谈
- 翠微先生北征录
- 法家
- 医家
- 农家
- 氾胜之书
- 黄帝内经
- 伤寒论
- 奇经八脉考
- 药性歌括四百味
- 针灸大成
- 食疗本草
- 神相全编
- 渊海子平
- 天玉经
- 神峰通考
- 葬法倒杖
- 焦氏易林
- 李虚中命书
- 随园食单
- 书目答问
- 吕氏春秋
- 颜氏家训
- 名贤集
- 公孙龙子
- 金楼子
- 尚书正义
- 池北偶谈
- 风俗演义
- 搜神后记
- 水浒传
- 聊斋志异
- 儒林外史
- 太平广记
- 东周列国志
- 老残游记
- 二刻拍案惊奇
- 十二楼
- 穆天子传
- 三遂平妖传
- 西汉演义
- 南北史演义
- 韩湘子全传
- 岭表录异
- 李公案
- 幻中游
- 林公案
- 薛仁贵征东
- 残唐五代史演义
- 僧伽吒经
- 庄子
- 阴符经
- 云笈七签
- 悟真篇
- 刘子
- 别集
- 幽梦影
- 西湖梦寻
- 龙川别志
- 随园诗话
- 词曲
- 桃花扇
- 历史故事
- 诗词
- 隋代
- 唐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