列传·卷三十五
诸夷蕃将
冯盎字明达,高州良德人,原本是十六国时北燕国君冯弘的后裔。冯弘因不能忍受投降北魏,逃亡去了高丽国,派其子冯业带领三百人飘海归顺晋。冯弘灭国之后,冯业留在番禺,到了他的孙子冯融,侍奉梁朝任罗州刺史。冯融的儿子冯宝,娶了岭南高凉的越族大姓洗家的女儿为妻,因而成为高凉地区越族的首领,梁朝委任他为本郡太守,传到冯盎已是第三代了。
史大柰,本西突厥特勒也,与处罗可汗入隋,事炀帝。从伐辽,积劳为金紫光 禄大夫。后分其部于楼烦。
隋朝仁寿初年(601),冯盎任宋康县令,潮、成等五个州的僚人反叛朝廷,冯盎快马飞驰到京都,奏请平定反叛的僚人。文帝诏令左仆射杨素与他共同讨论僚人反叛的情形势态,杨素对他感到惊奇,说:“想不到蛮荒异族中竟出现了这样的人!”文帝立即下诏命令冯盎征集长江、岭南的军队攻打反叛的僚人。平定反叛后,冯盎被委任为汉阳太守。他随从炀帝征伐辽东,迁升为左武卫大将军。
高祖兴太原,大柰提其众隶麾下。桑显和战饮马泉,诸军却,大柰以劲骑数百 背击显和,破之,军遂振。授光禄大夫。从平长安,以多,赏帛五千匹,赐姓史。 从秦王平薛举、王世充、窦建德、刘黑闼,功殊等,积前后赐侍女三、杂彩万段。 贞观初,擢累右武卫大将军,检校丰州都督,封窦国公,食封户三百。卒,赠辅国 大将军。
隋朝灭亡,他跑回岭南,集聚民众,自任首领,统率部众五万人。番禺、新兴的著名反叛者高法登、洗宝彻等人受林士弘的节制调度,杀戮官吏,冯盎领兵打败了他们。洗宝彻的侄子名叫洗智臣,又集聚军众与冯盎对战,冯盎率兵进讨,两军刚交锋,冯盎就脱下战袍大喊:“你们认识我吗?”敌方军众扔下武器,脱下战衣露出上身向他叩拜,反叛者的队伍因而溃散。冯盎俘虏了洗宝彻、洗智臣等人,于是占据了番禺、苍梧、朱崖的地盘,自称总管。有人鼓动冯盎说“:隋朝已是末世,分崩离析、时局动荡,国内大乱;唐王虽然应运而生,但他的影响、教化尚未使人信服,岭南、百越之地尚无所归属。明公攻克平定了二十个州,占地方圆数千里,名份还未确定,请加‘南越王’名号。”
冯盎,字明达,高州良德人,本北燕冯弘裔孙。弘不能以国下魏,亡奔高丽, 遣子业以三百人浮海归晋。弘已灭,业留番禺,至孙融,事梁为罗州刺史。子宝, 聘越大姓洗氏女为妻,遂为首领,授本郡太守,至盎三世矣。
冯盎说:“我家居留百越之地已经五代了,州郡长官所辖之地仅我一姓,子女玉帛我都有了,人世间的富贵,像我这样的就少有了。我常常忧虑有辱先辈创下的基业,我还要自立为王吗?”
隋仁寿初,盎为宋康令,潮、成等五州獠叛,盎驰至京师,请讨之。文帝诏左 仆射杨素与论贼形势,素奇之,曰:“不意蛮夷中乃生是人!”即诏盎发江、岭兵 击贼,平之,拜汉阳太守。从炀帝伐辽东,迁左武卫大将军。隋亡,奔还岭表,啸 署酋领,有众五万。番禺、新兴名贼高法澄、洗宝彻等受林士弘节度,杀官吏,盎 率兵破之。宝彻兄子曰智臣,复聚兵拒战,盎进讨,兵始合,辄释胄大呼曰:“若 等识我耶?”众委戈,袒而拜,贼遂溃,擒宝彻、智臣等,遂有番禺、苍梧、硃崖 地,自号总管。或说盎曰:“隋季崩荡,海内震骚,唐虽应运,而风教未孚,岭越 无所系属。公克平二十州,地数千里,名位未正,请南越王号。”盎曰:吾居越五 世矣,牧伯惟我一姓,子女玉帛吾有也,人生富贵,如我希矣。常恐忝先业,尚自 王哉?”
唐高祖武德五年(622),冯盎才献出他据有的地盘归顺朝廷。高祖将他原据有的地区划分为高、罗、春、白、崖、儋、林、振八个州,委任冯盎为上柱国、高州总管,封他为越国公。委任他的儿子冯智戴为春州刺史,冯智..为东合州刺史。
武德五年,始以地降,高祖析为高、罗、春、白、崖、儋、林、振八州,授盎 上柱国、高州总管,封越国公。拜其子智戴为春州刺史,智彧为东合州刺史。盎徙 封耿。贞观初,或告盎叛,盎举兵拒境。太宗诏右武卫将军蔺暮发江淮甲卒将讨之, 魏征谏曰:“天下初定,创夷未复,大兵之余,疫疠方作,且王者兵不宜为蛮夷动, 胜之不武,不胜为辱。且盎不及未定时略州县,摇远夷,今四海已平,尚何事?反 未状,当怀之以德,盎惧,必自来。”帝乃遣散骑常侍韦叔谐喻盎,盎遣智戴入侍。 帝曰:“征一言,贤于十万众。”时暮兵已出,欲遂有功,遣副将上盎可击状,帝 不许,罢之。
后冯盎改封为耿国公。贞观初年(827),有人告发冯盎反叛,冯盎率军到本地区边境抵御。太宗诏令右武卫将军蔺谟调集江、淮的士兵准备前去征讨,魏征劝谏说“:天下刚刚平定,战乱给黎民带来的疾苦尚未平复,大规模战争之后,流行疫病正盛;况且王者的军队不应为了蛮荒异族轻易举动,战胜了它称不上威武,战胜不了它却是耻辱。而且冯盎不像天下未平定时那样攻占州县,又在边远的异族地区,如今国内已经安定,他还有何希冀?反叛尚未形成,应当以仁德去安抚他,冯盎感到忧惧,必定会自来朝见天子。”于是太宗派散骑常侍韦叔谐前往开导冯盎,冯盎便派他的儿子冯智戴入宫侍奉皇帝以示守诚不二。太宗说“:魏征一番话,胜过十万军队。”这时,蔺谟率领的军队已经出发,想以此建功,派副将回朝向皇帝禀报冯盎可以攻打的情况,太宗不准许进攻冯盎,停止了这次军事行动。
五年,盎来朝,宴赐甚厚。俄而罗、窦诸洞獠叛,诏盎率众二万为诸军先锋。 贼据险不可攻,盎持弩语左右曰:“矢尽,胜负可知矣。”发七矢毙七人,贼退走, 盎纵兵乘之,斩首千余级。帝诏智戴还慰省,赏予不可计,奴婢至万人。盎善为治, 阅簿最,擿奸伏,得民欢心。卒,赠左骁卫大将军、荆州都督。
贞观五年(631),冯盎进京朝见太宗,太宗设宴接待,赏赐给他非常丰厚的物品。不久,罗、窦各洞的僚人反叛,太宗诏令冯盎率领军众二万人担任进讨诸军的先锋。反叛的僚人占据险要关隘,无法攻破,冯盎手持弓弩对身边的人说:“我的箭射完了,胜负就清楚了。”他连发七箭射死敌军七人,反叛者的队伍溃逃,冯盎挥兵追击,斩杀敌军首级一千余级。
子三十人,智戴知名,勇而有谋,能抚众,得士死力,酋师皆乐属之。尝随父 至洛阳,统本部锐兵宿卫。炀帝弑,引其下逃归。时盗贼多,岭峤路绝,智戴转战 而前。至高源,俚帅胁为谋主,会盎至,智戴得与盎俱去。后入朝,帝劳赐加等, 授卫尉少卿。闻其善兵,指云问曰:“下有贼,今可击乎?”对曰:“云状如树, 方辰在金,金利木柔,击之胜。”帝奇其对。累迁左武卫将军。卒,赠洪州都督。
太宗下诏冯智戴返回岭南省亲慰问,赏给的财物无法计算,赐给的奴婢达万人。
盎族人子猷,以豪侠闻。贞观中,入朝,载金一舸自随。高宗时,遣御史许瓘 视其赀。瓘至洞,子猷不出迎,后率子弟数十人,击铜鼓、蒙排,执瓘而奏其罪。 帝驰遣御史杨璟验讯。璟至,卑辞以结之,委罪于瓘。子猷喜,遗金二百两、银五 百两。璟不受。子猷曰:“君不取此,且留不得归。”璟受之,还奏其状,帝命纳 焉。
冯盎善于为政之道,亲自查阅财务出纳簿册文书,揭露举发隐秘的行奸作恶的人和事,深得黎民欢心。死后,朝廷赠给他左骁卫大将军、荆州都督职衔。
阿史那社尔,突厥处罗可汗之次子。年十一,以智勇闻。拜拓设,建牙碛北, 与颉利子欲谷设分统铁勒、回纥、仆骨、同罗诸部。处罗卒,哀毁如礼。治众十年, 无课敛。或劝厚赋以自奉,答曰:“部落丰余,于我足矣。”故首领咸爱之。颉利 数用兵,社尔谏,弗纳。
冯盎有儿子三十人,其中冯智戴著名于时,勇敢又有谋略,能抚慰军众,拥有为他舍命效力的军士,下属的地方首领也都乐于受他统辖。他曾经随父亲冯盎到洛阳,统领本部的精锐士兵值夜守卫。隋炀帝被杀后,他率领部下逃回岭南。这时盗寇众多,五岭一线道路断绝,冯智戴沿途转战前进。到达高凉时,当地的俚族首领胁迫他充当反叛的主谋者,适逢冯盎来到,冯智戴正好和其父一道离去。后来,他入宫侍奉太宗,太宗对他加等犒劳赏赐,授予他卫尉少卿官职。
贞观元年,铁勒、回纥、薛延陀等叛,败欲谷设于马猎山,社尔助击之,弗胜。 明年,将余众西保可汗浮图城。会颉利灭,西突厥统叶护又死,奚利必咄陆可汗与 泥孰争国,社尔引兵袭之,得其半国,有众十余万,乃自号都布可汗。谓诸部曰: “始为乱破吾国者,延陀也,今我据西方,而不平延陀,是忘先可汗,非孝也。事 脱不胜,死无恨。”酋长皆曰:“我新得西方,须留抚定。今直弃之,远击延陀, 延陀未擒,叶护子孙将复吾国。”社尔不从,选骑五万,讨延陀碛北,连兵十旬, 士苦其久,稍溃去。延陀纵击,大败之,乃走保高昌,众才万人,又与西突厥不平, 由是率众内属。
太宗听说他善长用兵,指着天上的云团问“:下面有敌军,现在可以攻打吗?”智戴回答说:“云的形状像树木,方位正在‘金’(西方);‘金’锐利、木柔软,攻打它必胜。”太宗对他的回答感到惊异。冯智戴的官职做到了左武卫将军。死后,赠给他洪州都督的职衔。
十年入朝,授左骁卫大将军,处其部于灵州。诏尚衡阳长公主,为驸马都尉, 典卫屯兵。十四年,以交河道行军总管平高昌,诸将咸受赏,社尔以未奉诏,秋毫 不敢取,见别诏,然后受,又所取皆老弱陈弊。太宗美其廉,赐高昌宝钿刀、杂彩 千段,诏检校北门左屯营,封毕国公。从征辽东,中流矢,揠去复战,所部奋厉, 皆有功。还,擢兼鸿胪卿。
- 推荐作品:
- 尚书
- 孝经
- 易经
- 中庸
- 大学
- 易传
- 明史
- 新唐书
- 辽史
- 明季北略
- 过江七事
- 奉天录
- 九州春秋
- 传记
- 十七史百将传
- 唐才子传
- 江南野史
- 吴船录
- 菜根谭
- 增广贤文
- 幼学琼林
- 说苑
- 近思录
- 明夷待访录
- 北溪字义
- 素书
- 百战奇法
- 吴子
- 李卫公问对
- 虎钤经
- 何博士备论
- 黄帝内经
- 千金方
- 金匮要略
- 药性歌括四百味
- 洗冤集录
- 肘后备急方
- 撼龙经
- 九章算术
- 神峰通考
- 葬法倒杖
- 焦氏易林
- 棋经十三篇
- 艺舟双楫
- 随园食单
- 杂家
- 淮南子
- 格言联璧
- 人物志
- 老老恒言
- 尚书正义
- 池北偶谈
- 风俗演义
- 类书
- 小说家
- 三国演义
- 西游记
- 聊斋志异
- 搜神记
- 警世通言
- 儒林外史
- 西厢记
- 济公全传
- 三侠五义
- 古今谭概
- 狄公案
- 花月痕
- 说唐全传
- 荡寇志
- 雷峰塔奇传
- 说岳全传
- 李公案
- 老残游记续集
- 刘公案
- 开辟演义
- 两晋演义
- 心经
- 中说
- 僧伽吒经
- 道家
- 列子
- 抱朴子
- 文始真经
- 尹文子
- 诗文评
- 曾国藩家书
- 郁离子
- 训蒙骈句
- 词源
- 闲情偶寄
- 历史故事
- 诗词
- 先秦
- 南北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