序·序
狱事莫重于大辟,大辟莫重于初情,初情莫重于检验。盖死生出入之权舆,幽枉屈伸之机括,于是乎决。法中所以通着今佐理据者,谨之至也。年来州县,悉以委之初官,付之右选,更历未深,骤然尝试,重以仵作之欺伪,吏胥之奸巧,虚幻变化,茫不可诘。纵有敏者,一心两目亦无所用其智,而况遥望而弗亲,掩鼻而不屑者哉。慈四叨臬寄,他无寸长,独于狱案,审之又审,不敢萌一毫慢易心;若灼然知其为欺,则亟与驳下,或疑信未决,必反下覆深思,惟恐率然而行,死者虚被涝漉。每念狱情之失,多起于发端之着;定验之误,皆原于历试之涉。遂博采近世所传诸书,自《内恕录》以下凡数家,会而粹之,厘而正之,增以己见,总为一编,名曰《洗冤集录》,刊于湖南宪治;示我同寅,使得参验互考。如医师讨论古法,脉络表里先已洞澈,一旦按此以施针砭,发无不中,则其洗冤泽物,当与起死回生同一功用矣。
淳 丁未嘉平节前十日,朝散大夫,新除直秘阁、湖南提刑充大使行府参议官宋慈
贤士大夫或有得于见闻及亲所历涉出于此集之外者,切望片纸录赐,以广未备。慈拜禀
- 推荐作品:
- 史
- 子
- 礼记
- 汉书
- 旧五代史
- 南史
- 金史
- 陈书
- 明季南略
- 三朝北盟会编
- 东观奏记
- 别史
- 唐才子传
- 明儒学案
- 高士传
- 万历野获编
- 江南野史
- 东京梦华录
- 华阳国志
- 蛮书
- 吴船录
- 都城纪胜
- 庐山记
- 政书
- 史评
- 读通鉴论
- 传习录
- 增广贤文
- 荀子
- 小窗幽记
- 幼学琼林
- 帝范
- 北溪字义
- 孙子兵法
- 尉缭子
- 乾坤大略
- 虎钤经
- 投笔肤谈
- 奇经八脉考
- 四圣心源
- 肘后备急方
- 三命通会
- 渊海子平
- 葬书
- 疑龙经
- 杂家
- 论衡
- 夜航船
- 公孙龙子
- 龙文鞭影
- 清代名人轶事
- 金楼子
- 齐东野语
- 小说家
- 三国演义
- 西游记
- 聊斋志异
- 西厢记
- 阅微草堂笔记
- 封神演义
- 子不语
- 孽海花
- 十二楼
- 穆天子传
- 三刻拍案惊奇
- 三遂平妖传
- 绣云阁
- 刘公案
- 大唐新语
- 朝野佥载
- 南史演义
- 白牡丹
- 薛刚反唐
- 开辟演义
- 无量寿经
- 阴符经
- 文子
- 刘子
- 昭明文选
- 冰鉴
- 沧浪诗话
- 长生殿
- 历史故事
- 诗词
- 魏晋
- 南北朝
- 唐代
- 金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