历史评价
唯物思想家
荀况是新兴地主阶级的思想家。他的学问渊博,在继承前期儒家学说的基础上,又吸收了各家的长处加以综合、改造,建立起自己的思想体系,发展了古代唯物主义传统。现存的《荀子》三十二篇,大部分是荀子自己的著作,涉及到哲学、逻辑、政治、道德许多方面的内容。在自然观方面,他反对信仰天命鬼神,肯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,他曾说天道有常,不为尧存,不为桀亡。《荀子·天论》,,是说,不应该由自然主宰人,而应该由人来主宰自然,同时也应顺应自然规律;在人性问题上,他提出性恶论,主张人性有性和伪两部分,性是恶的动物本能,伪是善的礼乐教化,否认天赋的道德观念。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;在政治思想上,他坚持儒家的礼治原则,同时重视人的物质需求,主张发展经济和礼治法治相结合。在认识论上,他承认人的思维能反映现实。但有轻视感官作用的倾向。在有名的《劝学篇》中,他集中论述了他关于学习的见解。,文中强调学的重要性,认为博学并时常检查、反省自己则能知明而行无过,同时指出学习必须联系实际,学以致用,学习态度应当精诚专一,坚持不懈。他非常重视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,认为国家要兴旺,就必须看重教师,同时对教师提出严格要求,认为教师如果不给学生做出榜样,学生是不能躬行实践的。他也提出了水则载舟,水则覆舟。后来蒙恬、李斯、韩非等皆为荀子弟子。
文学兼教育家
荀子的文章论题鲜明,结构严谨,说理透彻,有很强的逻辑性。语言丰富多彩,善于比喻,排比偶句很多,有他特有的风格,素有诸子大成的美称。他的文章已有语录体发展成为标题论文,标志着中国古代说理文趋于成熟。对后世说理文章有一定影响。《荀子》中的五篇短赋,开创了以赋为名的文学体裁;他采用当时民歌形式写的《成相篇》,文字通俗易懂,运用说唱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政治、学术思想,,对后世也有一定影响。荀况不愧为中国古代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杰出的文学家、教育家。此外,荀子还是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。
儒学地位
荀子在儒学体系中的地位,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理解:
1.荀学具有学术批判精神,具备兼容并包的意识,体现了战国百家争鸣走向学术交融的历史趋势。无论从哪个角度考察,《荀子非十二子》的学术史、思想史价值应该给予发掘。
2.荀子对儒学经典的传授居功甚伟。汉代儒学,不仅礼学出自荀学,诗经学乃至于春秋学都与荀学有关。清儒汪中著《荀卿子通论》认为荀卿之学,出于孔氏,而尤有功于诸经,并对荀子的传经作了详细考证,为经学史研究的学者所基本同意。当代大儒徐复观也曾高度评价荀子在经学史上的地位。
3.荀子密切关注现实世界的变化,充满事功精神。荀子讲学于齐、仕宦于楚、议兵于赵、议政于燕、论风俗于秦,对当时社会的影响不在孔孟之下。孔子不入秦,荀子却对秦政、秦俗多予褒奖,而同时批评其无儒。这说明他在坚持儒学的基本信念的前提之下,还在努力争取扩大儒家的政治空间。俯仰于政治与学术之间,荀子所体现的务实精神,应该是汉代儒宗董仲舒的取法对象。他们都为儒学适应时代环境、进而寻求新的发展作出了贡献。
- 推荐作品:
- 诗经
- 左传
- 文昌孝经
- 宋史
- 晋书
- 宋书
- 元史
- 旧五代史
- 明季南略
- 三朝北盟会编
- 顺宗实录
- 江南野史
- 徐霞客游记
- 东京梦华录
- 洛阳伽蓝记
- 华阳国志
- 增广贤文
- 三字经
- 荀子
- 弟子规
- 围炉夜话
- 春秋繁露
- 潜夫论
- 六韬
- 司马法
- 太白阴经
- 兵法二十四篇
- 韩非子
- 管子
- 齐民要术
- 北山酒经
- 神农本草经
- 千金方
- 针灸大成
- 撼龙经
- 九章算术
- 神峰通考
- 月波洞中记
- 古画品录
- 随园食单
- 淮南子
- 智囊全集
- 格言联璧
- 梦溪笔谈
- 老老恒言
- 西京杂记
- 尚书正义
- 世说新语
- 搜神记
- 醒世恒言
- 太平广记
- 博物志
- 东周列国志
- 雍正剑侠图
- 三刻拍案惊奇
- 北游记
- 南游记
- 女仙外史
- 荡寇志
- 龙城录
- 说岳全传
- 后汉演义
- 独异志
- 林公案
- 薛仁贵征东
- 残唐五代史演义
- 隋唐两朝志传
- 薛丁山征西
- 毛公案
- 僧伽吒经
- 僧宝传
- 阴符经
- 黄庭经
- 太玄经
- 文子
- 幽梦影
- 伯牙琴
- 文心雕龙
- 训蒙骈句
- 历史故事
- 五代
- 宋代
- 明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