创作背景
徐霞客的游历大致可分为两阶段,第一阶段始自丁未年泛舟太湖、登洞庭山,但因母在,不远游,游必有方。虽然他的母亲也鼓励他,并为他制作远游冠,以壮行色,但直到天启五年,他每次出游的时间都不会太长,甚至有些年整年家居未出。例如万历三十八年、三十九年、四十年、四十三年、四十五年、四十七年、天启元年、二年都未出游;泰昌元年出游63日;天启三年出游54日。第二阶段则自天启五年他母亲王孺人逝世后直到崇祯十二年,他的旅游不计程亦不计年,,旅泊岩栖,游行无碍,这期间历游浙、闽、赣、楚、粤西、黔、滇等地。吴国华为徐霞客作《圹志铭》,说他的游历最奇者,晚年流沙一行,登昆仑天柱,参西番法宝,往来鸡足山中,单装徒步,行十万余里,因得探江河发源,寻三大龙脉。
徐霞客的游历日记,在他自己有生之年并未加以整理编次。他于崇祯十三年从云南回到故家之后,将游历所记原稿托给他的家庭教师季梦良整理。季梦良先是推辞,后来要接受这项任务之时,徐霞客就过世了,这些文稿被徐的友人王忠纫携去,但此时文稿已有部分遗失。不久,王前往福建任官,仅将原稿略加排序,即交徐霞客之子徐屺带回。徐屺仍将文稿托给季梦良说:非吾师不能成先君之志也。于是季梦良遍搜遗帙,补忠纫之所未补,因地分集,录成一篇。,《徐霞客游记》形成一部完整著作形式,是季梦良的整理之功,这也是《徐霞客游记》的第一个抄本。
- 推荐作品:
- 左传
- 周礼
- 仪礼
- 孝经
- 论语
- 尔雅
- 易经
- 笠翁对韵
- 大戴礼记
- 白虎通义
- 明史
- 元史
- 周书
- 梁书
- 北齐书
- 五代新说
- 贞观政要
- 顺宗实录
- 晏子春秋
- 唐才子传
- 十六国春秋
- 英雄记
- 万历野获编
- 东京梦华录
- 大唐西域记
- 武林旧事
- 读通鉴论
- 儒家
- 弟子规
- 潜夫论
- 中论
- 百战奇法
- 将苑
- 投笔肤谈
- 商君书
- 扬子法言
- 农家
- 齐民要术
- 黄帝内经
- 难经
- 千金方
- 金匮要略
- 肘后备急方
- 扁鹊心书
- 撼龙经
- 葬书
- 葬法倒杖
- 笑林广记
- 困学纪闻
- 金楼子
- 风俗演义
- 避暑录话
- 搜神后记
- 水浒传
- 三国演义
- 警世通言
- 西厢记
- 封神演义
- 剪灯新话
- 幽明录
- 酉阳杂俎
- 三侠五义
- 孽海花
- 鬼神传
- 狄公案
- 穆天子传
- 南游记
- 夷坚志
- 雷峰塔奇传
- 薛刚反唐
- 开辟演义
- 两晋演义
- 隋唐两朝志传
- 毛公案
- 知言
- 阴符经
- 抱朴子
- 神仙传
- 云笈七签
- 悟真篇
- 文始真经
- 亢仓子
- 诗文评
- 总集
- 昭明文选
- 郁离子
- 闲情偶寄
- 长生殿
- 历史故事
- 先秦
- 魏晋
- 隋代
- 唐代
- 清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