卷十 名实篇
名之与实,犹形之与影也。德艺周厚,则名必善焉;容色姝丽,则影必美焉。今不修身而求令名于世者,犹貌甚恶而责妍影于镜也。上士忘名,中士立名,下士窃名。忘名者,体道合德,享鬼神之福祜,非所以求名也;立名者,修身慎行,惧荣观之不显,非所以让名也;窃名者,厚貌深奸,於浮华之虚称,非所以得名也。
名与实的关系,就像形体和影子。德艺周厚,名声就一定会好;容貌美丽,就一定会有美丽的影像。如今有的人不修身而想在世上传好的名,就好比容貌很丑而要求镜子里现出美的影像。德行高的人不顾名声,一般人努力扬名,没有德行的人竭力窃取名声。忘掉名声,就是体道合德,享受鬼神的福祜,而不是用来求名的;立名,就是修身慎行,生怕荣誉会被湮没,而不是为了让名的;窃名,就是外朴内奸,谋求浮华的虚名,而不是真能得到名的。
吾见世人,清名登而金贝入,信誉显而然诺亏,不知后之矛戟,毁前之干橹也!虑子贱云:“诚于此者形於彼。”人之虚实真伪在乎心,无不见平迹,但察之未熟耳。一为察之所鉴,巧伪不如拙诚,承之以羞大矣。伯石让卿,王莽辞政,当于尔时,自以巧密,后人书之,留传万代,可为骨寒毛竖也。近有大贵,以孝著声,前后居丧,哀毁逾制,亦足以高於人矣;而尝於苫块之中,以巴豆涂脸,遂使成疮,表哭泣之过,左右童竖,不能掩之,益使外人谓其居处饮食皆为不信。以一伪丧百诚者,乃贪名不已故也!
我见世上有些人,在清白的名声树立之后,就开始聚敛钱财,在信誉显扬之后,就不再信守诺言,连自己说话自相矛盾都不知道了。虙子贱说:“诚于此者形于彼。”人的虚或实,真或伪固然在於心,但没有不在行动上表现出来的,只是观察得不仔细罢了。一旦观察得真切,那种巧於作伪就还不如拙而诚实,接著招来的羞辱也够大的。伯石曾经三次推却卿的册封,王莽也曾一再辞谢大司马的任命,当时,他们都自以为伪装得机巧缜密。后人把他俩的言行记载下来,留传万代,让人读后毛骨悚然。最近有位高官,以孝顺闻名,他前后两次服丧,都因为悲伤过度而伤了身体,其孝心可说是超乎常人了。但在守丧期间,他把巴豆涂在脸上,使脸上长出了疮疤,以此表示他哭泣得多么厉害。他身边的童仆,却没有对此事保密,使得外人对他各方面所表露的孝心都不相信了。因为一件事情作假而使得一百件诚实的事情也失去别人的信任,这都是贪求名声、不知满足的缘故啊!
有一士族,读书不过二三百卷,天才钝拙,而家世殷厚,雅自矜持,多以酒犊珍玩,交诸名士。甘其饵者,递共吹嘘,朝廷以为文华,亦尝出境聘。东莱王韩晋明笃好文学,疑彼制作,多非机杼,遂设宴言,面相讨试。竟日欢谐,辞人满席,属音赋韵,命笔为诗,彼造次即成,了非向韵,众客各自沉吟,遂无觉者。韩退叹曰:“果如所量。”
有一个世家子弟,读的书不过二三百卷,又天性迟钝笨拙,可家世殷实富裕,他骄矜自负,多用牛酒珍宝玩好来结交那些名士。那些得到好处的人,就一个个接著吹捧他,朝廷就误以为他很有才华,曾经派他作为使节出访其他国家。齐东莱三韩晋明深爱文学,对他的作品产生怀疑,怀疑大多数的情况都不是他本人所命意构思的,于是设宴与他交谈,当面试探一下他。宴会那天欢乐和谐,文人满座,属音赋韵,提笔作诗,这个士族轻率问就写成,可一点也没有他以往的风格,好在客人们各自在沉思吟味,没有发觉。韩晋明宴会后叹息道:“果真像我们所估量的那样。”
治点子弟文章,以为声价,大弊事也。一则不可常继,终露其情;二则学者有凭,益不精励。
修改子弟的文章,用以太高自己的名望,这是一件非常糟糕的事情。一则不能经常如此,终究要透露出真情来;二则正在学习的子弟有了依赖,更加不肯专心努力。
邺下有一少年,出为襄国今,颇自勉笃,公事经怀,每加抚恤,以求声誉。凡遣兵役,握手送离,或齎梨枣饼饵,人人赠别,云:“上命相烦,情所不忍,道路饥渴,以此见思。”民庶称之,不容於口。及迁为泗州别驾,此费日广,不可常周。一有伪情,触涂难继,功绩遂损败矣。
邺下有一个年轻的人,出任襄国县令,十分勤勉,对待公事尽心尽力,对下属体恤有加,以此来谋求声誉。每派遣兵差,都要握手相送,有时还拿出梨枣糕饼,并对每个人发表临别赠言说说:“上边有命令要麻烦你们,我感情上实在不忍,路上饥渴,送这些以表思念。”民众对他称赞,不是口说所能说得完的。到迁任泗州别驾官时,这种费用就越来越多,无法常常做到。时间一长势必表现得虚情假意,难以相继,原先的功绩也随之而毁失。
- 推荐作品:
- 史
- 尚书
- 论语
- 谷梁传
- 其他经学
- 元史
- 新五代史
- 魏书
- 旧五代史
- 南史
- 北史
- 梁书
- 顺宗实录
- 别史
- 传记
- 唐才子传
- 徐霞客游记
- 华阳国志
- 庐山记
- 政书
- 通典
- 史评
- 史通
- 荀子
- 弟子规
- 幼学琼林
- 孔子家语
- 帝范
- 北溪字义
- 素书
- 百战奇法
- 便宜十六策
- 投笔肤谈
- 天工开物
- 农桑辑要
- 氾胜之书
- 神农本草经
- 洗冤集录
- 医学源流论
- 术数
- 三命通会
- 疑龙经
- 焦氏易林
- 灵城精义
- 棋经十三篇
- 茶经
- 鬼谷子
- 格言联璧
- 容斋随笔
- 池北偶谈
- 风俗演义
- 避暑录话
- 太平御览
- 宣室志
- 红楼梦
- 聊斋志异
- 儒林外史
- 阅微草堂笔记
- 博物志
- 初刻拍案惊奇
- 幽明录
- 东游记
- 穆天子传
- 常言道
- 西汉演义
- 说唐全传
- 雷峰塔奇传
- 朝野佥载
- 小五义
- 幻中游
- 唐摭言
- 北史演义
- 隋唐两朝志传
- 薛丁山征西
- 毛公案
- 知言
- 僧伽吒经
- 道家
- 神仙传
- 悟真篇
- 老子想尔注
- 尹文子
- 古文观止
- 冰鉴
- 浮生六记
- 伯牙琴
- 文心雕龙
- 牡丹亭
- 历史故事
- 两汉
- 唐代
- 宋代
- 金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