卷十一 文学部·不学
没字碑
五代任圜曰:“崔协不识文字,虚有其表,号没字碑。”
腹负将军
晋党进官太尉,目不知书。一日,扪腹语曰:“吾不负汝!”一家妓应曰:“将军不负此腹,但此腹负将军耳。”
视肉撮囊
庄子曰:“人而不学,谓之视肉;学而不行,谓之撮囊。”
马牛襟裾
人不通古今,牛马两襟裾。
书簏
晋傅迪广读书而不解其义,唐李德淹贯古今,而不能属辞,皆谓之书簏。
杕杜
李林甫不识杕杜字,谓韦陟曰:“此云杕杜,何也?”陟俯首,不敢应。
金根车
韩退之子昶,性暗劣,为集贤校理。史传有“金根车”,昶以为误,改“根”为“银”,愈责之。
弄獐
唐姜度生子,李林甫手书贺之曰:“闻有弄獐之喜。”客视之,掩口笑。东坡诗:“甚欲去为汤饼客,却愁错写弄獐书。”
蹲鸱
张九龄一日送芋于萧炅,书称“蹲鸱”。萧答云:“惠芋拜嘉,惟蹲鸱未至。然寒家多怪,亦不愿见此恶鸟也。”九龄以视座客,无不大笑。
纥字
鲁臧武仲名纥,孔子父叔梁纥(纥音恨发切,恨兴轩辖),而世多呼为“核”。萧颖士闻人误呼武仲名,因曰:“汝纥字也不识!”
伏猎
萧炅为侍郎,不知书,常与严挺之书,称伏腊为伏猎。挺之笑曰:“省中岂容伏猎侍郎乎?”乃出之。
春菟
桓温篡位,尚书误写“春搜”为“春菟”,自丞相以下皆被黜。
目不识丁
唐张弘靖曰:“天下无事,尔辈挽两石弓,不如识一个字!”(“个”字误书“丁”字,以其笔画相近也。)
行尸走肉
《拾遗记》:“任末曰:人而不学,乃行尸走肉耳!”
心聋
《列子》:人不涉学,犹心之聋。
白面书生
宋太祖欲北征,沉庆之谏不可。江湛之曰:“耕当问奴,织当问婢。今欲伐国,而与白成书生谋之,曷克有济?”
口耳之学
《杨子》:“小人之学也,入乎耳,出乎口;口耳之间,则四寸耳,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!”
- 推荐作品:
- 子
- 集
- 十三经
- 周礼
- 仪礼
- 大学
- 匡谬正俗
- 史记
- 汉书
- 隋书
- 宋书
- 元史
- 新五代史
- 梁书
- 南齐书
- 编年史
- 明季北略
- 三朝北盟会编
- 平宋录
- 唐才子传
- 十六国春秋
- 洛阳伽蓝记
- 华阳国志
- 蛮书
- 吴船录
- 岭外代答
- 读通鉴论
- 三字经
- 幼学琼林
- 潜夫论
- 兵家
- 三十六计
- 六韬
- 将苑
- 乾坤大略
- 何博士备论
- 法家
- 管子
- 商君书
- 睡虎地秦墓竹简
- 慎子
- 棠阴比事
- 农家
- 伤寒论
- 药性歌括四百味
- 食疗本草
- 饮膳正要
- 扁鹊心书
- 温病条辨
- 术数
- 九章算术
- 葬法倒杖
- 谱录
- 茶经
- 杂家
- 墨子
- 百家姓
- 夜航船
- 陶庵梦忆
- 容斋随笔
- 宣室志
- 小说家
- 儒林外史
- 阅微草堂笔记
- 初刻拍案惊奇
- 绿野仙踪
- 官场现形记
- 新齐谐
- 子不语
- 狄公案
- 花月痕
- 常言道
- 三遂平妖传
- 海上花列传
- 何典
- 西汉演义
- 说唐全传
- 龙城录
- 林公案
- 两晋演义
- 隋唐两朝志传
- 僧宝传
- 道家
- 神仙传
- 日知录
- 西湖梦寻
- 龙川别志
- 伯牙琴
- 长生殿
- 南北朝
- 隋代
- 金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