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献记载
中国历代王朝很重视礼制。每个王朝的建立,都要物色一些精于礼学的专家,来制定一整套礼仪,因为礼制对于巩固尊尊卑卑的等级制度,维护阶级对立的社会秩序,都有很大的作用。
从殷周到清代,几千年来中国都有自己的一系列礼仪制度。在漫长的奴隶制和封建制社会里,礼制是一种很特殊的上层建筑,了解礼制,就能对中国古代社会的认识更为具体。
礼是儒家学说中的核心部分。先秦的六经中有《礼》,汉代立五经学官,其中也有《礼》。唐立九经,中有三礼即《周礼》《仪礼》《礼记》。宋代立十三经,中间也有三礼。礼一直是古代贵族子弟和一般士人的必修课程。过去的三千年里,大多数士大夫的知识结构中,礼是重要的组成部分。
《仪礼》原来就叫《礼》,汉朝人称为《士礼》,对《礼记》而言,又叫《礼经》。到了晋代才称《仪礼》,比如《晋书·荀崧传》就有请立郑玄《仪礼》博士的话。其实,改称《仪礼》也不无道理,因为《仪礼》十七篇,全是礼仪的详细记录,这书一般光记仪节,不讲礼的意义。
《仪礼》是儒家传习最早的一部书。以前人们说这书是周公姬旦做的,不大可信。《史记》和《汉书》都认为出于孔子。《史记·孔子世家》上说:孔子之时,周室微而礼乐废,《诗》《书》缺。追述三代之礼,序《书传》,上纪唐虞之际,下至秦缪,编次其事。曰:‘夏礼吾能言之,杞不足徵也。殷礼吾能言之,宋不足徵也。足,则吾能徵之矣。'观殷夏所损益,曰;‘后虽百世可知也,以一文一质。周监二代,郁郁乎文哉!,吾从周。'故《书传》《礼》记自孔氏。《汉书.儒林传》上说孔子论《诗》则首《周甫》,缀周之礼。司马迁说《礼》记自孔氏,班固说孔子把周代残留的礼采缀成书。《礼记·杂记下》上也说:恤由之丧,哀公使孺悲之孔子,学士丧礼,《士丧礼》于是乎书。显然,《仪礼》成书于东周时代。
孔子本人是位礼学大家,《史记》上说孔子从小就好礼:为儿嬉戏,常陈俎豆,设礼容。他特别留意各代各国的礼,曾适周问礼,注意采辑搜访,《论语·八佾篇》上说子入太庙每事问,他时刻是注意礼事的。他编辑的《礼》,是传授弟子们的一项重要课程。这门课程不光是讲授,尤其重视实习。《礼记·射义》上说孔子射于矍相之圃,盖观者如堵墙。这是在演习《乡饮酒礼》。他在鲁国是这样,周游列国也是这样,《史记·孔子世家》上说,孔子去曹适宋,,与弟子习礼于大树下。可见他颠沛造次都不忘《礼》。
《仪礼》一书形诸文字是在东周时期,而其中所记录的礼仪活动,在成书以前早就有了。这些繁缛的登降之礼,趋详之节,不是孔子凭空编造的,而是他采辑周鲁各国即将失传的礼仪而加以整理记录的。宋代学者朱熹说:《仪礼》不是古人预作一书如此,初间只是以义起,渐渐相袭行得好,只管巧,至于情文极细密周致处,圣人见此意思好,故录以成书。达话是相当精辟圆通的。朱熹这段话的中心意思是:,《仪礼》中记载的礼仪的具体细节,早在成书以前就有了,经过长期行用,逐渐充实完善而定型,后来才整理成书。也就是说,《仪礼》一书所反映的礼节形式,不仅有东周时代周鲁各国的,也含有更早一些时候的。因为礼仪也好,礼俗也好,都有很大的因袭性。就拿跪拜礼节来说,它起源于原始社会,盛行于奴隶社会、封建社会,而它并没有随封建社会的结束而绝迹。
据《孔子世家》说,孔子以诗书礼乐教授弟子有好几千人,身通六艺的有七十二人。孔子死后,而诸儒亦讲礼乡饮大射于孔子冢。故所居堂弟子内,后世因庙藏孔子衣冠琴车书,至于汉二百年不绝。甚至在残酷的战争年代里,孔门的儒生弟子们对于诗书礼乐的学习也没有中断。《史记·儒林列传》上说,楚汉相争时,刘邦举兵围鲁,鲁中诸儒尚讲诵习礼乐,弦歌之音不绝。秦始皇焚书坑儒是中国文化史上的第一次厄运,但这种野蛮措施并没有也不能阻止住诗书礼乐的流传。
西汉的史学家司马迁,说他自己亲眼看到仲尼庙堂车服礼器,诸生以时习礼其家的情景,而留连忘返。
《汉书·儒林传》上说,汉兴,鲁高堂生传《士礼》十七篇。而萧奋以《礼》至淮阳太守。孟卿事萧奋,以授后仓、闾丘卿。仓授闻人通汉、戴德、戴圣、庆普。从此传授不断,《汉书》《后汉书》上都记录了传授关系。到东汉时,学者郑玄给这十七篇礼文作了精当的注解,达既更有助于此书的广泛传习了。
- 推荐作品:
- 经
- 子
- 十三经
- 尔雅
- 其他经学
- 易传
- 正史
- 史记
- 汉书
- 宋史
- 北齐书
- 陈书
- 杂史
- 五代新说
- 十六国春秋
- 越绝书
- 蛮书
- 庐山记
- 读通鉴论
- 菜根谭
- 增广贤文
- 近思录
- 春秋繁露
- 明夷待访录
- 孙子兵法
- 百战奇法
- 尉缭子
- 李卫公问对
- 商君书
- 农家
- 农桑辑要
- 北山酒经
- 本草纲目
- 医学源流论
- 术数
- 滴天髓阐微
- 九章算术
- 神峰通考
- 灵城精义
- 古画品录
- 千字文
- 墨子
- 颜氏家训
- 陶庵梦忆
- 池北偶谈
- 齐东野语
- 艺文类聚
- 世说新语
- 三国演义
- 红楼梦
- 警世通言
- 醒世恒言
- 东周列国志
- 二刻拍案惊奇
- 唐传奇
- 隋唐演义
- 三侠五义
- 鬼神传
- 三刻拍案惊奇
- 韩湘子全传
- 儿女英雄传
- 荡寇志
- 雷峰塔奇传
- 刘公案
- 大唐新语
- 河东记
- 小八义
- 春秋配
- 唐摭言
- 开辟演义
- 北史演义
- 残唐五代史演义
- 心经
- 五灯会元
- 僧伽吒经
- 道家
- 庄子
- 文子
- 总集
- 古文观止
- 昭明文选
- 冰鉴
- 曾国藩家书
- 幽梦影
- 随园诗话
- 牡丹亭
- 闲情偶寄
- 长生殿
- 诗词
- 宋代
- 清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