卷二 卷上·方药·古方加减论
古人制方之义,微妙精详,不可思议。盖其审察病情,辨别经络,参考药性,斟酌轻重,其于所治之病,不爽毫发。故不必有奇品异术,而沉痼艰险之疾,投之辄有神效,此汉以前之方也。但生民之疾病,不可胜穷,若必每病制一方,是曷有尽期乎?故古人即有加减之法,其病大端相同,而所现之症或不同,则不必更立一方,即于是方之内,因其现症之异,而为之加减。如《伤寒论》中,治太阳病用桂枝汤,若见项背强者,则用桂枝加葛根汤;喘者,则用桂枝加浓朴杏子汤;下后脉促胞满者,桂枝去白芍汤;更恶寒者,去白芍加附子汤,此犹以药为加减者也。若桂枝麻黄各半汤,则以两方为加减矣。若发奔豚者用桂枝,为加桂枝汤,则又以药之轻重为加减矣。然一二味加减,虽不易本方之名,而必明着其加减之药。若桂枝汤倍用芍药而加饴糖,则又不名桂枝加饴糖汤,而为建中汤。其药虽同,而义已别,则立名亦异。古法之严如此。后之医者,不识此义,而又欲托名用古,取古方中一二味,则即以某方目之。如用柴胡,则即曰小柴胡汤,不知小柴胡之力,全在人参也。用猪苓、泽泻,即曰五苓散,不知五苓之妙,专在桂枝也。去其要药,杂以他药,而仍以其方目之。用而不效,不知自咎,或则归咎于病,或则曰咎于药,以为古方不可治今病,嗟呼!即使果识其病而用古方,支离零乱,岂有效乎?遂相戒以为古方难用,不知全失古方精义,故与病毫无益,而反有害也。然则,当何如?曰∶能识病情与古方合者,则全用之;有别症,则据古法加减之;如不尽合,则根据古方之法,将古方所用之药,而去取损益之。必使无一药之不对症,自然不倍于古人之法,而所投必有神效矣!
- 推荐作品:
- 左传
- 谷梁传
- 晋书
- 旧唐书
- 北史
- 金史
- 南齐书
- 三朝北盟会编
- 松漠纪闻
- 靖康传信录
- 九州春秋
- 晏子春秋
- 十七史百将传
- 唐才子传
- 吴越春秋
- 越绝书
- 万历野获编
- 江南野史
- 史评
- 三字经
- 盐铁论
- 潜夫论
- 中论
- 北溪字义
- 三十六计
- 素书
- 将苑
- 太白阴经
- 武经总要
- 便宜十六策
- 管子
- 商君书
- 扬子法言
- 邓析子
- 农家
- 齐民要术
- 金匮要略
- 食疗本草
- 撼龙经
- 葬书
- 九章算术
- 李虚中命书
- 月波洞中记
- 随园食单
- 千字文
- 百家姓
- 智囊全集
- 夜航船
- 龙文鞭影
- 清代名人轶事
- 南越笔记
- 金楼子
- 西京杂记
- 红楼梦
- 醒世恒言
- 阅微草堂笔记
- 绿野仙踪
- 新齐谐
- 三侠五义
- 古今谭概
- 雍正剑侠图
- 穆天子传
- 三遂平妖传
- 何典
- 杨家将
- 刘公案
- 南史演义
- 独异志
- 薛刚反唐
- 春秋配
- 薛仁贵征东
- 残唐五代史演义
- 庄子
- 阴符经
- 黄帝四经
- 黄庭经
- 刘子
- 总集
- 古文观止
- 昭明文选
- 浮生六记
- 日知录
- 西湖梦寻
- 郁离子
- 历史故事
- 南北朝
- 五代
- 元代
- 明代
- 清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