卷二十三 卷下·治法·腹内痈论
古之医者,无分内外,又学有根柢,故能无病不识。后世内外科既分,则显然为内证者,内科治之;显然为外证者,外科治之。其有病在腹中,内外未显然者,则各执一说,各拟一方,历试诸药,皆无效验。轻者变重,重者即殒矣。此等证,不特外科当知之,即内科亦不可不辨明真确。知非己责,即勿施治,毋至临危束手,而后委他人也。腹内之痈有数证;有肺痈,有肝痈,有胃脘痈,有小肠痈,有大肠痈,有膀胱痈。惟肺痈咳吐腥痰,人犹易辨。余者或以为痞结,或以为瘀血,或以为寒痰,或以为食积,医药杂投,及至成脓,治已无及。
并有不及成脓而死者,病者、医者,始终不知何以致死,比比然也。今先辨明痞结瘀血,寒痰食积之状。凡痞结瘀血,必有所因,且由渐而成;寒痰则痛止无定,又必另现痰症;食积则必有受伤之日,且三五日后,大便通即散。惟外症则痛有常所,而迁延益甚。《金匮》云:诸脉浮数,当发热,而反淅淅恶寒,若有痛处,当发其痈。以手按肿上热者,有脓;不热者,无脓。此数句乃内痈真谛也。又云∶肠痈之为病,身甲错,腹皮急,按之濡,如肿状,腹无积聚,身无热是也。若肝痈,则胁内隐隐痛,日久亦吐脓血。小肠痈,与大肠相似,而位略高。膀胱痈,则痛在少腹之下,近毛际,着皮即痛,小便亦艰而痛。胃脘痈,则有虚实二种,其实者易消;若成脓,必大吐脓血而愈。惟虚症则多不治,先胃中痛胀,久而心下渐高,其坚如石,或有寒热,饮食不进,按之成痛,形体枯瘦,此乃思虑伤脾之症,不待痈成即死。故凡腹中有一定痛处,恶寒倦卧,不能食者,皆当审察,防成内痈。甚毋因循求治于不明之人,以至久而脓溃,自伤其生也。
- 推荐作品:
- 诗经
- 礼记
- 尔雅
- 公羊传
- 中庸
- 笠翁对韵
- 文昌孝经
- 大戴礼记
- 白虎通义
- 汉书
- 后汉书
- 清史稿
- 宋书
- 北齐书
- 辽史
- 陈书
- 贞观政要
- 奉天录
- 九州春秋
- 地理
- 东京梦华录
- 大唐西域记
- 洛阳伽蓝记
- 武林旧事
- 都城纪胜
- 传习录
- 围炉夜话
- 说苑
- 近思录
- 春秋繁露
- 帝范
- 素书
- 司马法
- 历代兵制
- 翠微先生北征录
- 扬子法言
- 棠阴比事
- 农桑辑要
- 北山酒经
- 伤寒论
- 食疗本草
- 三命通会
- 神相全编
- 渊海子平
- 疑龙经
- 灵城精义
- 棋经十三篇
- 艺舟双楫
- 园冶
- 茶经
- 吕氏春秋
- 笑林广记
- 朱子家训
- 容斋随笔
- 南越笔记
- 池北偶谈
- 类书
- 西厢记
- 喻世明言
- 幽明录
- 官场现形记
- 东游记
- 鬼神传
- 常言道
- 海上花列传
- 何典
- 夷坚志
- 绣云阁
- 说唐全传
- 儿女英雄传
- 说岳全传
- 后汉演义
- 李公案
- 南史演义
- 白牡丹
- 毛公案
- 了凡四训
- 五灯会元
- 神仙传
- 太玄经
- 尹文子
- 冰鉴
- 幽梦影
- 词源
- 牡丹亭
- 闲情偶寄
- 先秦
- 南北朝
- 宋代
- 金朝
- 近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