卷十四 卷下·治法·临病患问所便论
病者之爱恶苦乐,即病情虚实热之征。医者望色切脉而知之,不如其自言之为尤真也。
惟病明明为医者言之,则医者正可因其言,而知其病之所在以治之。乃不以病患自知之真,对症施治,反执己之偏见,强制病患,未有不误人者。如《伤寒论》中云:能食者为中风,不能食者为中寒。则伤寒内中风之症,未尝禁其食也。乃医者见为伤寒之症,断不许食。凡属感证,皆不许其食。甚有病已半愈,胃虚求食,而亦禁之,以至因饿而死者。又《伤寒论》云:欲饮水者,稍稍与之。盖实火烦渴,得水则解,未尝禁冷水也。乃医家凡遇欲冷冻饮料之人,一概禁止。并有伏暑之病,得西瓜而即愈者。病患哀求欲食,亦断绝不与,至烦渴而死。如此之类,不可枚举。盖病者之性情气体,有能受温热者,有能受寒凉者;有不受补者,有不禁攻者,各有不同。乃必强而从我意见,况医者之意见,亦各人不同,于是治病之法,无一中肯者矣。《内经》云∶临病患问所便。盖病患之所便,即病情真实之所在。如身大热,而反欲热饮,则假热而真寒也;身寒战,而反欲寒饮,是假寒而真热也。以此类推,百不失一。而世之医者,偏欲与病患相背,何也?
惟病患有所嗜好,而与病相害者,则医者宜开导之。如其人本喜酸,或得嗽症,则酸宜忌;如病患本喜酒,得湿病,则酒宜忌之类。此则不可纵欲以益其疾。若与病证无碍,病患之所喜,则从病患之便,即所以治其病也。此《内经》辨证之精义也。
- 推荐作品:
- 史
- 集
- 尚书
- 尔雅
- 笠翁对韵
- 易传
- 匡谬正俗
- 三国志
- 宋书
- 新五代史
- 魏书
- 周书
- 南史
- 南齐书
- 资治通鉴
- 明季北略
- 过江七事
- 杂史
- 东观奏记
- 别史
- 平宋录
- 唐才子传
- 吴越春秋
- 越绝书
- 水经注
- 洛阳伽蓝记
- 政书
- 读通鉴论
- 增广贤文
- 荀子
- 围炉夜话
- 盐铁论
- 近思录
- 兵法二十四篇
- 投笔肤谈
- 何博士备论
- 商君书
- 折狱龟鉴
- 北山酒经
- 伤寒论
- 神农本草经
- 扁鹊心书
- 温病条辨
- 渊海子平
- 神峰通考
- 疑龙经
- 艺术
- 棋经十三篇
- 智囊全集
- 格言联璧
- 笑林广记
- 论衡
- 人物志
- 困学纪闻
- 尚书正义
- 池北偶谈
- 三国演义
- 红楼梦
- 西厢记
- 阅微草堂笔记
- 酉阳杂俎
- 隋唐演义
- 子不语
- 济公全传
- 南游记
- 说唐全传
- 儿女英雄传
- 前汉演义
- 大唐新语
- 南史演义
- 小五义
- 小八义
- 唐摭言
- 北史演义
- 两晋演义
- 隋唐两朝志传
- 五灯会元
- 庄子
- 别集
- 冰鉴
- 幽梦影
- 呻吟语
- 日知录
- 牡丹亭
- 历史故事
- 两汉
- 魏晋
- 五代
- 明代
- 清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