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品鉴赏
《雍正剑侠图》以童林等剑侠作为主体,胤禛、年羹尧等王公大臣作为陪衬,一定程度跳出了《施公案》、《彭公案》等书必以一名臣大吏为中枢,以总领一切豪俊的模式。这些剑侠比起以往清代公案小说中的侠义人物,更加的具有自由性,他们不为名利,惩恶扬善,凌驾于官府之上,与贤王清官的交往中彼此是完全平等的,而不像其他书中如包公与展昭、施公与黄天霸等具有上下级的关系。
内容丰厚,思想朴实。作者在第一回开场白中说:是书以武侠之枝,提倡武术之精神,内中医卜星相,三教九流,各色言情,孝悌忠信,礼义廉耻,风花雪月,怪力乱神,由浅人深,无奇不有,是为长篇小说之目的。正因抱着这样的创作意图,所以作者并不以刻画塑造一二个主要义侠为满足,而是要反映一个时期武林的各种流派,各路英雄丰富多彩的活动,并从而涉及各个地区,各个阶层,各种行业的生活,向读者展示一幅幅广阔的纷繁多样的社会生活画面。,他们有的是农户出身,有的是做生意出身,有的靠打猎,有的是豪门公子,有的是破衣乞丐……正因如此,所以书中人物层出,故事迭现。每当一个人物出现,作者都要用倒叙方法,对人物的出身经历,所遭所遇,喜怒哀乐,辛酸苦辣,展开具体的刻划和描写。书中人物如铁掌李源,本为清河油坊镇英雄把式店的掌柜,因被西方侠于成之侄小莲花于秀所打,才背井离乡,到太原拜于成为师。又如王十古,身为侠客,大隐隐于市,在广东青龙街开设八卦堂药铺。,洪利为学左臂刀,到广东寒峰山祥慈观与三清教主欧阳修通过下棋结识交往。铁木金酷爱武术,散尽家财,携妻子来到北京,被鼓上飞仙丁瑞龙帮助靠卖牛肉生活,而第一天在路上推车叫卖由于拉不下脸来,结果不但没卖出去,而且还引起了同为练武术的石永、冯昆的误会。而丁瑞龙本身也是普通人家,在拜师学艺之前,也只是一个羊肉铺的伙计。这种写法使得但所写人物大都有血有肉,而且使全书生活内容显得扎实丰厚,生活气息甚浓。
不仅如此,作者创作此书还有更深的用意,即是提倡武术的精神。作者通过英雄人物思想感情的刻画,一再向读者表明学习锻炼武术的目的:小则健身保家,大则为国效力。武侠的品德和心胸,应是光明磊落,疾恶如仇;扶困济危,赴汤蹈火;维护良善,诛除贪官、恶霸,伸张正义、维护社会安定。这种精神,正是社会贬恶扬善的标准,也是书中各色义侠人物共同的闪光点。比如书中镇古侠董乾的徒弟、童林的师叔金鸡好斗双钢掌慧斌,纵徒行凶,毒害钦差,,并用毒弩暗算老侠客石铎,最后才有三挡九罪证凶僧。即使身为侠客,如果是非不分,恃强凌弱,违背侠义道的话,人人得而诛之。
武侠小说大多是写武林的奇侠异事,慷慨瑰伟,惊心动魄,极富传奇浪漫色彩。《雍正剑侠图》取材于民间的各种传说以及之前其他的一些短打书,作者将各种线索糅合到了一处,加以二次创作,形成一幅宏伟的图画。其中就有自己师兄张杰鑫的作品《三侠剑》,如作品中的重要情节三月三亮镖会,以及十三省总镖局的设定,就是与《三侠剑》主人公十三省的总镖头——神镖将胜英胜子川有关。在剑侠图中,他早已死去多年,他的徒弟黄三太继任总镖头两年之后,,无力支撑,只可卸任,一直到多年之后才引起了群雄亮镖会争夺十三省总镖头的情节。又如千里追凶的神龙手欧阳钧,则是胜英之徒欧阳德的后人。辅盛镖局镖主鼓上飞仙丁瑞龙的师父是《彭公案》中的铁掌方飞方四爷,内大班的两位班头儿汤云、何贵又是方飞两位结拜兄弟的后人。东光裕镖局金弓小二郎李国梁是神弹子李五的后人,镇远镖局的神镖手黄仙舟,书中虽未明言,但是从他的绰号、姓氏,以及出身自浙江绍兴府来看,或许是在暗示和黄三太有亲属关系。,万龙藏峰岛时,年羹尧怒斩何金标,引来侠女何玉凤与宝刀手邓九公复仇,这一段情节则是承袭自《儿女英雄传》。作者运用自己的深厚功力,将以往评书和传说中的各种相关段落融会贯通,相当于电影中常用的彩蛋,使人听来,非但不生硬,反而能够会心一笑。
瑰奇而流于荒诞,怪异而流于不经,这又是武侠小说常有的弊病。《雍正剑侠图》一书虽不能说全无此病,但总的说,其特点却是平中见奇,常中见异,夸而有节,饰而不诬。写剑侠虽突出他们超凡绝伦的武艺,但更着重描写他们艰苦卓绝的练艺学武的过程;写他们的惊人行径,也大多符合他们的生活经历,性格特征及思想逻辑。这与一味以惊险奇幻取胜的武侠作品相较,孰优孰劣,是不难判断的。如主角童林在卧虎山昼夜苦练十五年,折合为三十年的苦功,,之后在蜜蜂岭大师伯庄道勤赠剑传艺,学得阳招八仙剑与尽命连环;于家庄换剑联姻,三次学艺得阴招八仙剑,娄瑞千里传艺学会地行剑,武功一步步的提高,都是有迹可循。
鲁迅所说写草野豪杰,辄奕奕有神。间或衬以世态,杂以诙谐,亦每令莽夫分外生色的这种笔法更是作者的优长。写镇东侠沉稳持重,西方侠游戏三昧,南侠妙手回春,北侠忠厚老成。性格鲜明,栩栩如生;其他如董乾、李源、张鼎等数十个英雄人物也都各具面目,不相雷同。
作者本人也对武术有颇为丰富的研究,描写书中人物的打斗,既不像古典小说中某某二人大战了五十个回合,不分胜负,一笔带过,中间的剧情完全不写,也不像新派武侠中各种吸人内力、掌发寒冰烈焰的神化武功。书中的双方人物动手较量的一招一式都是清清楚楚,贴近现实武术的,所用招数的名目是什么,手脚应该怎样配合,这一招对方怎么攻过来,那一招又该怎么反击、防守、或是躲避。书中大大小小共写了数百场打斗,但每一场却都不相雷同,,普通练武术的有普通的打法,剑侠又有剑侠的打法,少年英雄之间怎么过招,成名剑侠彼此怎么较量,老者与年轻人又是怎么动手,都是别具一格。
作者不仅写武打招式,而且在打斗过程中还往往穿插人物的心理活动和对话,就很富于情趣。如写金莲花凤岐与李国梁的那场比武:自己心中一想不好……不由得着急,猛然间想起一个主意,我若赢他,非用败中取胜不可,把主意拿妥,此时凤岐的拳泰山压顶,够奔的他顶梁,他这才把双手往上一穿,作出举火烧天的架式,双掌往下一按,用了个双撞掌,够奔凤岐的胸前便打,凤岐看双掌到,用双手向下一按,跟着身形一闪,李国梁左手一搭拉,右手复又一伸,,凤岐用左往外一挂,不提防李国梁把右手一撤,上左步,左手转往下按。他这一招名叫‘转环掌',乃是李氏家传的绝艺,此时凤岐将然用左手一挂他右手,猛见他把右手一撤,左手复又一伸,自己心中就知道他这一招名叫转环掌,随着把右手顺着李国梁的左胳膊底下一穿,身形向后一撤,用手一掳,就听扑的一声,李国梁的手已被凤岐掳住。李国梁本来武功就不如凤岐,打斗中已经落于下风,又在乎面子,想要出奇制胜,结果反而加速了自己的落败。
书中兵器名目繁多,也有很多细致入微的描写,如第一回写主角童林的子午鸡爪鸳鸯钺:就如同护手钩,可没有那个钩。长约一尺二寸长,护手月牙,在月牙的护手上,一边一个尖子,在尖子底下,向着月牙,一边一个鸡爪钩。乃是一对,纯钢打造,利锐锋芒,此乃内家之兵刃。如第三回写双镢:长约在二尺四寸,鸭蛋粗细,拿手上有一个透眼,越往上越细,好像铁通条一样。兵器的长短、大小一分不差,然后又介绍镢怎么使用:要在马上交战用,有一柄短的,,镢的后面有一透眼拴着绒绳,专打马腿,名叫拦马镢;步下使两柄,名叫镔铁双镢。又如写诸葛建的蛇骨鞭形似长虫,通体漆黑,是用浑钢绞铁打造,外面罩着一层漆,长有三尺六寸,共合是三十六节,每节儿一寸,头里是个长虫脑袋,张着嘴,口内含着一个子午问心针,长在三分三,专打金钟罩,能破铁布衫,长虫的眼睛是两粒明珠,光华灿烂,耀眼铮光,实乃无价之宝,尾巴也跟长虫一样。;李源的鹿筋藤蛇棒,是四川峨嵋山的紫藤所制,然后再用鹿筋套套在藤子上,,便能不怕刀砍斧剁。在棍的两头,一边一个铜疙疸,既能硬,也能软,围在腰间;张方的吕祖透风锥,既能当枪刺,也能当刀砍,还能当棍棒用;王十古的十三节人骨鞭是少林至宝,慧斌的十三节墨骨鞭,有真假之分,真的雪白,是千年墨鱼的通骨打造,假的漆黑。并由此埋下五鞭会盘龙的伏笔。再如张明智、赵明真的三环套月,司徒朗的日月五行轮,这样的描写,既使内容变得更加合乎现实,又能令人信服。
作者在刻画景物,烘托气氛上也是高手。作者是老北京,对北京的名胜古迹,道路闾里,大街小巷,官府民宅,庙会集市,风土人情,了如指掌。如康熙皇帝如何上朝:
圣上升殿之时,单有静鞭大臣,专司此责。静鞭三响,邪祟远避,然后才升宝坐,办理国家的大事。再者说平常升殿,不能升太和殿、中和殿、宝和殿,那么升什么殿呢,寻常圣上办事,升养心殿,半由天子,半由朝臣。临到升座的时候,也不能按着古书那末说,文东武西,站立两厢。再者说,康熙年间,又没有四大军机,那末应当怎么说呢,圣上升宝座,前面是龙书集。案上正当中摆着一个檀香炉,檀香炉后面,放着一块木头,名叫龙胆。在圣上的七首站着一个太监,,是总管内庭四十八处都领事。下首站着一个太监,奏事处捧皇本的大首领。还有两个小太监,捧着奏摺,在龙书案之前,铺着九品垫。若有诏见的王大臣,按品跪奏,上首跪着四名大臣。名曰国事按办,下首跪着四位内务府国事按办。
刑部拿人先要到协尉官厅办理、公主坟、地坛、大清真寺是怎么样的构造等等,娓娓谈来,津津有味,时时向读者展示一幅幅生动的旧时代北京的风俗画面。
除北京之外,作者对于全国南北各地的风俗习惯也都有一定的了解,如讲到下扬州请南侠,就提到了扬州泡茶的方法另有特色:就见他泡茶的这个法子,又与众不同:原来他不把茶叶下在壶内就往里斟水,将壶内的水斟得八分满,然后将茶叶再往壶里头一到。随手拿了一个茶篦子,旁边有一个大木桶,用茶篦子篦住茶壶的口儿,又将壶内的茶向大桶里一倒,一反手将茶叶仍然篦在壶中,又用壶内水将茶泡好,这才拿过来,交给跑堂儿的。又如重阳会时书中又对骆驼的习性张开了一番描述,,凡此种种,皆可以看出作者的阅历丰富。
- 推荐作品:
- 子
- 论语
- 易经
- 中庸
- 大学
- 正史
- 旧唐书
- 宋书
- 新五代史
- 北史
- 梁书
- 南齐书
- 续资治通鉴
- 纪事本末
- 贞观政要
- 唐才子传
- 十六国春秋
- 地理
- 蛮书
- 读通鉴论
- 传习录
- 增广贤文
- 小窗幽记
- 国语
- 孔子家语
- 盐铁论
- 春秋繁露
- 帝范
- 中论
- 兵家
- 六韬
- 孙膑兵法
- 司马法
- 太白阴经
- 李卫公问对
- 农桑辑要
- 氾胜之书
- 黄帝内经
- 难经
- 濒湖脉学
- 洗冤集录
- 医学源流论
- 三命通会
- 滴天髓阐微
- 葬书
- 神峰通考
- 疑龙经
- 焦氏易林
- 月波洞中记
- 灵城精义
- 艺舟双楫
- 随园食单
- 千字文
- 百家姓
- 梦溪笔谈
- 朱子家训
- 颜氏家训
- 论衡
- 陶庵梦忆
- 南越笔记
- 金楼子
- 风俗演义
- 齐东野语
- 类书
- 艺文类聚
- 宣室志
- 阅微草堂笔记
- 封神演义
- 喻世明言
- 初刻拍案惊奇
- 子不语
- 东游记
- 十二楼
- 北游记
- 夷坚志
- 杨家将
- 女仙外史
- 说唐全传
- 龙城录
- 小五义
- 无量寿经
- 中说
- 刘子
- 总集
- 龙川别志
- 文心雕龙
- 沧浪诗话
- 词源
- 词曲
- 宋代
- 明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