历史评价
对于《元史》的批评,主要认为它的编纂工作过于草率,没有认真的融合贯通,基本上都是利用已有的文献资料,略加删削修改而成。
但是,作为研究元代历史的史料来看,《元史》比其他某些正史的史料价值更高。它仍是我们今天了解、研究元代历史的极其珍贵的文献。它是最早的全面、系统记述元代历史的著作。①元代的十三朝实录和《经世大典》已经失传,其部分内容赖《元史》得以保存下来。②《元史》的本纪和志占去全书一半,而本纪占全书近四分之一,《文宗纪》竟多达一年一卷。有人批评它不合定例,不知芟削。然而这种作法却起到保存上述失传史料的作用。列传部分,,由于元代史馆的资料就不完备,汉族文人常有碑传可资参考,而一些蒙古名臣往往无从搜寻,因此立传有详于文人,略于蒙古将相大臣的现象。如丞相见于表的有五十九人,而立传的不及一半。太祖诸弟、诸子仅各有一人有传,太宗以后皇子无一人立传。可是就见于列传的蒙古、色目人而言,其中有一小半人已没有别的史料可供参考,后世对这些当时有很大影响的历史人物的事迹只能通过《元史》才能了解。③纂修者违反了修史的惯例,没有删去儒家学者认为不屑一提的史实。,如有人批评作佛事则本纪必书,游皇城入之礼乐志。又批评它列传则先及释老,次以方技,皆不合前史遗规。但这些保留或增加的内容,正是反映元代一些重大社会内容的史实。此外如《地理志》附录河源、西北地、安南郡县等项,《祭祀志》附国俗旧礼,《食货志》增创岁赐一卷,这都是根据元代实际情况保留下来的重要史料。
- 推荐作品:
- 集
- 周礼
- 仪礼
- 孝经
- 公羊传
- 谷梁传
- 中庸
- 大学
- 文昌孝经
- 大戴礼记
- 正史
- 明史
- 宋史
- 新唐书
- 旧唐书
- 隋书
- 新五代史
- 魏书
- 旧五代史
- 南史
- 杂史
- 平宋录
- 传记
- 高士传
- 地理
- 大唐西域记
- 吴船录
- 都城纪胜
- 岭外代答
- 儒家
- 小窗幽记
- 盐铁论
- 兵家
- 六韬
- 百战奇法
- 吴子
- 武经总要
- 商君书
- 睡虎地秦墓竹简
- 折狱龟鉴
- 难经
- 奇经八脉考
- 濒湖脉学
- 针灸大成
- 滴天髓阐微
- 九章算术
- 月波洞中记
- 艺术
- 艺舟双楫
- 园冶
- 茶经
- 杂家
- 淮南子
- 梦溪笔谈
- 容斋随笔
- 权谋残卷
- 清代名人轶事
- 池北偶谈
- 太平御览
- 艺文类聚
- 宣室志
- 水浒传
- 聊斋志异
- 警世通言
- 西厢记
- 阅微草堂笔记
- 官场现形记
- 孽海花
- 三遂平妖传
- 海上花列传
- 儿女英雄传
- 前汉演义
- 刘公案
- 小五义
- 唐摭言
- 北史演义
- 两晋演义
- 薛仁贵征东
- 薛丁山征西
- 心经
- 无量寿经
- 知言
- 列子
- 悟真篇
- 文子
- 老子想尔注
- 亢仓子
- 古文观止
- 别集
- 龙川别志
- 词源
- 闲情偶寄
- 隋代
- 五代
- 元代
- 近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