卷一 赵四·为齐献书赵王
为齐献书赵王,使臣与复丑曰:“臣一见,而能令王坐而天下致名宝。而臣窃怪王之不试见臣,而穷臣也。群臣必多以臣为不能者,故王重见臣也。以臣为不能者非他,欲用王之兵,成其私者也。非然,则交有所偏者也;非然,则知不足者也;非然,则欲以天下之重恐王,而取行于王者也。臣以齐循事王,王能亡燕,能亡韩、魏,能攻秦,能孤秦。臣以为齐致尊名于王,天下孰敢不致尊名于王?臣以齐为王求名于燕及韩、魏,孰敢辞之?臣之能也,其前可见也已。齐先重王,故天下尽重王;无齐,天下必尽轻王也。秦之疆,以无齐之故重王,燕、魏自以无齐故重王。今王无齐独安得无重天下?故劝王无齐者,非知不足也,则不忠者也。非然,则欲用王之兵成其私者也;非然,则欲轻王以天下之重,取引于王者也;非然,则位尊而能卑者也。愿王之熟虑无齐之利害也。”
有人为齐国向赵惠文王呈献书信,说:“臣下拜见一次君王,能使君王坐着得到天下各国致送的名尊宝器。可是臣下奇怪大王不试着会见一下臣下,而使臣下处于窘迫境地。这一定是大臣们认为臣下不能做到,所以大王没有召见。认为臣下不能做到没有别的原因,这是有人想要利用大王的兵力,成就他自己的心愿。如果不是这样,那就是结交外国有偏颇之心;如果还不是这样,那就是智慧不足;如果还不是这样,那就是想要用天下重大的事情恐吓大王,来使大王相信他的学说。臣下以齐国名义顺从事奉大王,大王就能灭掉燕国,就能灭掉韩国、魏国,就能进攻秦国,孤立秦国。臣下以齐国名义向大王致送尊名,天下谁敢不向大王致送尊名?臣以齐国名义送给大王土地,天下谁敢不送给大王土地?臣下以齐国名义为大王向燕国和韩国、魏国求取尊名,谁敢推辞?臣下的能力,大概目前就可以显现出来了。齐国首先尊重大王,所以天下各国都会尊重大王;没有齐国尊重大王,天下各国一定都会轻视大王。秦国如此强大,因为没有齐国帮助的缘故,所以尊重大王,燕国、魏国自以为得不到齐国的帮助,所以重视大王。如今大王如果没有齐国的帮助怎么能不去讨好天下诸侯h因此劝说大王不要齐国帮助的人,不是智力不足,那就是对大王不忠诚的人。如果不是这样,那就是想要借重大王的兵力成就他自己的心愿;如果不是这样,那就是想要用天下的重大事情使大王受到轻视,而使大王推行他的主张;如果不是这样,那就是因为他们地位尊贵能力低下。希望大王仔细考虑没有齐国帮助的利害关系。”
- 推荐作品:
- 公羊传
- 其他经学
- 文昌孝经
- 匡谬正俗
- 三国志
- 旧唐书
- 周书
- 金史
- 北齐书
- 资治通鉴
- 续资治通鉴
- 汉官六种
- 五代新说
- 松漠纪闻
- 五代史阙文
- 顺宗实录
- 传记
- 列女传
- 唐才子传
- 明儒学案
- 高士传
- 吴越春秋
- 水经注
- 武林旧事
- 庐山记
- 儒家
- 三字经
- 荀子
- 春秋繁露
- 孙子兵法
- 三略
- 将苑
- 司马法
- 太白阴经
- 李卫公问对
- 武经总要
- 翠微先生北征录
- 慎子
- 天工开物
- 北山酒经
- 黄帝内经
- 饮膳正要
- 三命通会
- 撼龙经
- 疑龙经
- 鬼谷子
- 吕氏春秋
- 百家姓
- 朱子家训
- 颜氏家训
- 论衡
- 陶庵梦忆
- 南越笔记
- 金楼子
- 池北偶谈
- 齐东野语
- 避暑录话
- 水浒传
- 搜神记
- 太平广记
- 阅微草堂笔记
- 剪灯新话
- 老残游记
- 官场现形记
- 隋唐演义
- 十二楼
- 三刻拍案惊奇
- 常言道
- 南游记
- 岭表录异
- 龙城录
- 幻中游
- 林公案
- 北史演义
- 释家
- 五灯会元
- 老子
- 庄子
- 阴符经
- 神仙传
- 太玄经
- 呻吟语
- 日知录
- 郁离子
- 伯牙琴
- 文心雕龙
- 诗词
- 唐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