卷四 燕一·燕文公时
燕文公时,秦惠王以其女为燕太子妇。文公卒,易王立。齐宣王因燕丧攻之,取十城。
燕文公时,秦惠王把他的女儿嫁给燕国的太子做妻子。燕文公去世后,易王继位。齐宣王趁着燕国大丧进攻燕国,夺取了燕国的十座城池。武安君苏秦为燕国的利益去游说齐宣王。
武安君苏秦为燕说齐王,再拜而贺,因仰而吊。齐王案戈而却曰:“此一何庆吊相随之速也?”对曰:“人之饥所以不食乌喙者,以为虽偷充腹,而与死同患也。今燕虽弱小.强秦之少婿也。王利其十城,而深与强秦为仇。今使弱燕为雁行,而强秦制其后,以招天下之精兵,此食乌喙之类也。”
苏秦见了宣王,先拜了两拜表示祝贺,接着就仰起头来念悼词。齐王手按铁戈向后退了几步,问道:“你这是怎么回事,为什么庆贺之后就马上念起了悼词?”苏秦答道:“人饿的时候,之所以不吃乌头(一种毒药),是认为即使能填满肚子,但是会马上死去。现在燕国虽然比较弱小,但是和强大的秦国也是翁婿之邦。大王贪图十个城邑的便宜而和秦国结下愁怨。现在如果让弱小的燕国做先锋,而强大的秦国做后盾,从而用天下的精兵进攻齐国,这与吃乌喙来充饥是一个道理。”
齐王曰:“然则奈何?”对曰:“圣人之制事也。转祸而为福,因败而为功。故桓公负妇人而名益尊,韩献开罪而交愈固,此皆转祸而为福,因败而为功者也。王能听臣,莫如归燕之十城,卑辞以谢秦。秦知王以己之故归燕城也,秦必德王。燕无故而得十城,燕亦德王。是弃强仇而立厚交也。且夫燕、秦之俱事齐,则大王号令天下皆从。是王以虚辞附秦,而以十城取天下也。此霸王之业矣。所谓转祸为福,因败成功者也。”
齐宣王说:“既然如此,该如何办呢?”苏秦回答说:“圣人做事情,能够转祸为福,将失败转为成功。因此尽管齐桓公虽有女色的牵连,自己的名声却更加的尊贵;韩献子虽因杀人获罪,但自己的地位却更加稳固,这些都是转祸为福、败转胜的例子。大王可以听从我的意见,不如归还燕国的十座城池,并用谦恭的言辞向秦国道歉。当秦王知道大王是因为他的缘故而归还了燕国的十座城邑,一定会感激大王。燕国平白无故收回城邑,也会感激大王,这样一来大王就避开了强敌,反而和他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吗?再说燕秦都会讨好齐国,那么大王发号施令,天下诸侯又有谁不会听从呢?大王只用话语表示亲近秦国,又以十座城邑取得天下的支持,这可是霸主的事业,也是所谓转祸为福,因败建功的好办法。”
齐王大说,乃归燕城。以金千斤谢其后,顿首塗中,愿为兄弟而请罪于秦。
齐宣王听了以后很高兴,于是把燕国的十座城池归还,随后又送千金表示致歉,并在半路上叩头,希望结为兄弟之邦,恳请秦国赦罪。
- 推荐作品:
- 经
- 集
- 尚书
- 礼记
- 周礼
- 论语
- 其他经学
- 汉书
- 宋史
- 清史稿
- 元史
- 南史
- 南齐书
- 资治通鉴
- 西夏书事
- 松漠纪闻
- 五代史阙文
- 顺宗实录
- 平宋录
- 英雄记
- 东京梦华录
- 大唐西域记
- 华阳国志
- 读通鉴论
- 菜根谭
- 荀子
- 潜夫论
- 兵家
- 孙子兵法
- 六韬
- 孙膑兵法
- 将苑
- 太白阴经
- 李卫公问对
- 武经总要
- 练兵实纪
- 便宜十六策
- 法家
- 管子
- 商君书
- 邓析子
- 天工开物
- 北山酒经
- 黄帝内经
- 难经
- 神相全编
- 撼龙经
- 灵城精义
- 古画品录
- 谱录
- 随园食单
- 淮南子
- 笑林广记
- 颜氏家训
- 南越笔记
- 齐东野语
- 搜神后记
- 山海经
- 聊斋志异
- 搜神记
- 警世通言
- 封神演义
- 博物志
- 孽海花
- 古今谭概
- 雍正剑侠图
- 花月痕
- 南游记
- 绣云阁
- 南北史演义
- 韩湘子全传
- 雷峰塔奇传
- 岭表录异
- 后汉演义
- 南史演义
- 幻中游
- 独异志
- 春秋配
- 唐摭言
- 海国春秋
- 薛仁贵征东
- 中说
- 阴符经
- 亢仓子
- 诗文评
- 古文观止
- 昭明文选
- 别集
- 词源
- 词曲
- 历史故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