卷四·神应经补泻
泻诀直说:
宏纲陈氏曰:『取穴既正,左手大指掐其穴,右手置针于穴上,令患人咳嗽一声,随咳内针至分寸,候数穴针毕,停少时,用右手大指及食指持针,细细动摇,进退搓捻其针,如手颤之状,谓之催气。约行五六次,觉针下气紧,却用泻法如针左边,用右手大指、食指持针,以大指向前,食指向后,以针头轻提往左转。如有数针,俱依此法。俱转毕,仍用右手大指、食指持针,却用食指连搓三下(谓之飞)。仍轻提往左转,略退针半分许,谓之三飞一退。依此法行至五六次,觉针下沉紧,是气至极矣。再轻提往左转一二次,如针右边,以左手大指、食指持针,以大指向前,食指向后,依前法连搓三下,轻提针头向右转,是针右边泻法。欲出针时,令病人咳嗽一声,随咳出针,此之谓泻法也。』
补诀直说:
凡人有疾,皆邪气所凑,虽病人瘦弱,不可专行补法。经曰:『邪之所凑,其气必虚。』如患赤目等疾,明见其为邪热所致,可专行泻法。其余诸疾,只宜平补平泻,须先泻后补,谓之先泻邪气,后补真气,此乃先师不传之秘诀也。如人有疾,依前用手法催气取气,泻之既毕,却行补法,令病人吸气一口,随吸转针。如针左边,捻针头转向右边,以我之右手大指、食指持针,以食指向前,大指向后,仍捻针深入一二分,使真气深入肌肉之分。如针右边,捻针头转向左边,以我之左手大指、食指持针,以食指向前,大指向后,仍捻针深入一二分。如有数穴,依此法行之。既毕,停少时,却用手指于针头上,轻弹三下,如此三次,仍用我左手大指、食指持针,以大指连搓三下(谓之飞)。将针深进一二分,以针头向左边,谓之一进三飞。依此法行至五六次,觉针下沉紧,或针下气热,是气至足矣。令病人吸气一口,随吸出针,急以手按其穴,此谓之补法也。
凡针背腹两边穴,分阴阳经补泻。针男子背上中行,左转为补,右转为泻。腹上中行,右转为补,左转为泻。女人背中行,右转为补,左转为泻。腹中行,左转为补,右转为泻。盖男子背阳腹阴,女子背阴腹阳,故也。
- 推荐作品:
- 左传
- 礼记
- 孝经
- 论语
- 谷梁传
- 大学
- 新唐书
- 隋书
- 宋书
- 魏书
- 金史
- 北齐书
- 战国策
- 顺宗实录
- 东观奏记
- 十六国春秋
- 载记
- 东京梦华录
- 大唐西域记
- 洛阳伽蓝记
- 都城纪胜
- 庐山记
- 读通鉴论
- 传习录
- 三字经
- 荀子
- 围炉夜话
- 说苑
- 近思录
- 帝范
- 孙膑兵法
- 将苑
- 司马法
- 兵法二十四篇
- 管子
- 扬子法言
- 折狱龟鉴
- 农家
- 天工开物
- 北山酒经
- 氾胜之书
- 饮膳正要
- 撼龙经
- 葬书
- 焦氏易林
- 李虚中命书
- 古画品录
- 茶经
- 杂家
- 格言联璧
- 笑林广记
- 权谋残卷
- 老老恒言
- 金楼子
- 尚书正义
- 齐东野语
- 小说家
- 世说新语
- 水浒传
- 红楼梦
- 二刻拍案惊奇
- 酉阳杂俎
- 子不语
- 东游记
- 济公全传
- 古今谭概
- 狄公案
- 雍正剑侠图
- 海上花列传
- 夷坚志
- 前汉演义
- 龙城录
- 后汉演义
- 河东记
- 独异志
- 春秋配
- 唐摭言
- 海国春秋
- 薛丁山征西
- 道家
- 庄子
- 亢仓子
- 昭明文选
- 西湖梦寻
- 郁离子
- 词源
- 诗词
- 两汉
- 隋代
- 唐代
- 清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