内容简介
全书分十卷。卷一在概述针道源流、简记《针灸大成》引用医籍之名称与特点之后,主要是节录《内经》、《难经》等古医籍中有关针灸的部分原文,附有杨氏的注解;卷二及卷三系摘引《医经小学》、《针灸聚英》、《标幽赋》、《金针赋》、《神应经》等20余种医籍中的部分针灸歌赋,也附有杨氏所加注解。在古代针灸专书中,《针灸大成》所辑录的针灸歌赋是较全的。卷四叙述取穴法、针具、各种针刺法等;卷五为十二经井穴、子午流注法等;,卷六与卷七记述脏腑、经络、十二经穴位及主治;卷八为临床各科病证的针灸治法;卷九包括治症总要、名医治法、取穴法、灸治以及杨氏针灸治疗医案等;卷十主要介绍小儿的针灸按摩治法,特别是转载的《陈氏小儿按摩经》,是很宝贵的古代小儿按摩专著。
《针灸大成》的主要贡献与特点为:
主张针灸和药物配合运用,宜灵活采取适当治法以取得最好的疗效,卷三诸家得失策中对此作了反复阐述。如其致病也,既有不同,而其治之,亦不容一律,故药与针灸不可缺一者也。进而指出,由于疾病的部位和性质不同,治疗的方法也应有所选择:然而疾在肠胃,非药饵不能以济;在血脉,非针刺不能以及;在腠理,非熨焫不能以达;是针、灸、药者,医家之不可缺一者也。文内批评有的医家只着眼于药物治疗而忽视针灸的偏向:夫何诸家之术惟以药,,而于针灸则并而弃之,斯何以保其元气,以收圣人寿民之仁心哉!在《针灸大成》所载的杨氏医案中,既有专用针灸,也有针灸与药物合治的实例。如王西颈项患核肿痛、虞绍东隔气疾、李义河腿痛,都是先用药无效,改用针灸治疗痊愈。
临证治疗中,杨氏虽主张药物与针灸配合应用,但一般而言,他认为针灸治疗有其优越性。他在引载《通玄指要赋》的必欲治病,莫如用针一句话时,解释说:夫治病之法,有药饵,然药饵或出于幽远之方,有时缺少,而又有新陈之不等,真伪之不同,其何以奏肤功、起沉疴也?惟精于针,可以随身带用,以备缓急。他对《标幽赋》的拯救之法,妙用者针这句话进行注解时,再次强调针灸的有利特点,
说:劫病之功,莫捷于针灸。故《素问》诸书,为之首载,缓、和、扁、华,俱以此称神医。盖一针中穴,病者应手而起,诚医家之所先也……又语云:一针、二灸、三服药。则针灸为妙用可知。业医者奈之何不亟讲乎?而且,杨氏还强调针法与灸法的灵活运用。他在《胜玉歌》里所写的胜玉歌兮不虚言,此是杨家真秘传,或针或灸依法语,补泻迎随随手捻,正是明证。《针灸大成》里所写的七言韵语《胜玉歌》,主要是介绍杨氏家传针灸治疗各种病症的取穴经验。,所谓胜玉,含有胜过前人《玉龙歌》的意思。
发展了透穴针治法。杨氏在元代王国瑞《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》对偏头痛一针两穴治法基础上,发展了多种透穴针治法。如《玉龙歌》云:偏正头风痛难医,丝竹金针亦可施,沿皮向后透率谷,一针两穴世间稀。 杨氏针对偏正头风之有痰或无痰,分别用不同的治法,前者采用风池刺一寸半,透风府穴,此必横刺方透也,后者采用合谷穴针至劳宫。又如对两腿疼痛膝部红肿者,采用针刺膝关穴横针透膝眼。对手臂红肿连腕疼痛者,采用液门沿皮针向后,,透阳池的透针法等。
总结并发展了多种针刺手法,如三衢杨氏补泻节所载十二字分次等手法及歌,是作者根据针灸医疗实践,将前人针刺十四法予以总结调整为:爪切、持针、口温、进针、指循、爪摄、退针、搓针、捻针、留针、摇针及拔针12种手法,用歌诀说明其操作要点与作用,然后总括成简明易记的十二歌:针法玄机口诀多,手法虽多亦不过,切穴持针温口内,进针循摄退针搓,指捻泻气针留豆,摇令穴大拔如梭,医师穴法叮咛说,记此便为十二歌。书中规定摇针的操作与作用为凡出针三部,,欲泻之际,每一部摇一次,计六摇而已。以指捻针,如扶人头摇之状,庶使孔穴开大也。上述12法,除口温法需改进外,其余11法迄今仍在沿用。此外,《针灸大成》还较具体地记述了烧山火、透天凉、龙虎交战、龙虎升降、子午补泻等多种针刺手法。如介绍烧山火为:能除寒,三进一退热涌涌,鼻吸气一口,呵五口。具体方法为:进针时分三层次,逐步由浅层、中层,进至深层;退针时,由深层一次直接至浅层。即三次进,一次退,可反复施行。,此法体现了徐入、疾出的补法原则。又如记述透天凉为能除热,三退一进冷冰冰,口吸气一口,鼻出五口。具体方法为:进针时,由浅层一次直接进至深层;退针时,分三层次,逐步由深层、中层,退至浅层。即一次进,三次退,可反复施行。此法体现了疾入、徐出的泻法原则。对于施行针刺补泻时的刺激强度,杨氏根据要求达到补、泻的不同程度,分为平补平泻和大补大泻两种级别。他在《针灸大成》刺有大小一节中写道:有平补平泻,谓其阴阳不平而后平也……但得内外之气调则已。,有大补大泻,惟其阴阳俱有盛衰,内针于天地部内,俱补俱泻。
告诫对头部不宜多灸。书中卷三写道: 首为诸阳之会,百脉之宗,人之受病固多,而吾之施灸宜别,若不察其机而多灸之,其能免夫头目旋眩、还视不明之咎乎?不审其地而并灸之,其能免夫气血滞绝、肌肉单薄之忌乎? 是百脉之皆归于头,而头之不可多灸,尤按经取穴者之所当究心也。古代施行灸术,往往数十壮甚至百壮以上,而头部为诸阳之会,肌肉单薄,确不宜多灸,即使现今灸治的壮数已大为减少,但头不可多灸的观点,仍然是值得重视的。
提出了掌握灸治壮数的原则。杨氏在穴有奇正策内写道:然灸亦有法矣,而独不详其数者,何也?盖人之肌肤,有厚薄,有探浅,而火不可概施,则随时变化而不泥于成数者,固圣人望人之心也。然后举出少商、承浆、脊中、少冲、涌泉等穴位,灸量不宜太大,过则致伤;章门、膏肓、曲池、足三里等穴位,灸量可大些,才能取得较好的疗效。
对前人的某些针灸记述,杨氏加按语作补充说明。如对《玉龙歌》中针刺肩井穴时防治晕针所写按语:倘或体弱针晕,补足三里;对风府穴加按语说风府针不可深;对委中穴,指出其四畔紫脉上皆可出血,弱者慎之;对鸠尾穴加按语说非高手毋轻下针等。
《针灸大成》记录了杨氏一些针灸医案,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经验。而所转载的《陈氏小儿按摩经》,对于保存古代小儿按摩专著作出了贡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