卷十六 明智部·陈同甫
【原文】
原文
辛幼安流寓江南,而豪侠之气未除。一日,陈同甫来访,近有小桥,同甫引马三跃而马三却。同甫怒,拔剑斩马首。(边批:豪甚!)徒步而行。幼安适倚楼而见之,大惊异,即遣人询访,而陈已及门,遂与定交。后十数年,幼安帅淮,同甫尚落落贫甚,乃访幼安于治所,相与谈天下事。幼安酒酣,因言南北利害,云:南之可以并北者如此,北之可以并南者如此。“钱塘非帝王居。断牛头山,天下无援兵;决西湖水,满城皆鱼鳖。”饮罢,宿同甫斋中。同甫夜思:幼安沉重寡言,因酒误发,若醒而悟,必杀我灭口。遂中夜盗其骏马而逃。(边批:能杀马必能盗马。)幼安大惊。后同甫致书,微露其意,为假十万缗以济乏。幼安如数与焉。
宋朝人辛弃疾(历城人,字幼安,号稼轩居士)寄居江南时,仍不改豪侠的气概。有一天陈同甫来拜访,经过一道小桥,陈同甫策马三次,马却向后退三次。陈同甫生气起来,当下拔剑斩下马头。(边批:豪气十足!)大步而行。辛弃疾正好在楼上看见这种情形,很惊叹陈同甫的豪气,立刻派人去延请结交,而陈同甫却已经上门,于是两人惺惺相惜,成为好朋友。数十年之后,辛弃疾已成为淮地一带的将帅,而陈同甫还贫困不得志。陈同甫依然直接上门去见辛弃疾,一起谈论天下事。辛弃疾在酒酣耳热之际,开始高谈阔论起南宋和北方外族的军事形势,并说明南宋想收复北地要如何如何来作战,而北方若想并吞南宋又要如何如何。辛弃疾说:“钱塘一带非常危险,不适合建为国都。北人只要占领牛头山,就能阻断四方来援的勤王之师;然后再引西湖的水来灌城,马上整个京城的军民百姓都成了鱼鳖。”酒后,辛弃疾留宿陈同甫在馆里。陈同甫想起辛弃疾一向慎重寡言,酒后说了不少不该说的话,一旦酒醒回想起来,一定杀他灭口,于是半夜偷了辛弃疾的骏马逃走。(边批:能杀马的人也一定能偷马)辛弃疾大惊,后来陈同甫写信向辛弃疾借十万缗钱济困,并在信中暗示当晚辛弃疾说过的言论。辛弃疾只好如数给他。
- 推荐作品:
- 诗经
- 礼记
- 论语
- 白虎通义
- 正史
- 新唐书
- 隋书
- 宋书
- 新五代史
- 辽史
- 靖康传信录
- 平宋录
- 传记
- 列女传
- 十七史百将传
- 唐才子传
- 十六国春秋
- 徐霞客游记
- 水经注
- 华阳国志
- 庐山记
- 政书
- 读通鉴论
- 孔子家语
- 近思录
- 潜夫论
- 吴子
- 李卫公问对
- 邓析子
- 齐民要术
- 千金方
- 奇经八脉考
- 洗冤集录
- 食疗本草
- 饮膳正要
- 扁鹊心书
- 滴天髓阐微
- 葬书
- 焦氏易林
- 李虚中命书
- 梦溪笔谈
- 笑林广记
- 颜氏家训
- 名贤集
- 清代名人轶事
- 老老恒言
- 南越笔记
- 金楼子
- 搜神后记
- 宣室志
- 三国演义
- 红楼梦
- 儒林外史
- 封神演义
- 喻世明言
- 剪灯新话
- 新齐谐
- 酉阳杂俎
- 隋唐演义
- 三侠五义
- 鬼神传
- 花月痕
- 女仙外史
- 儿女英雄传
- 南史演义
- 薛刚反唐
- 林公案
- 薛仁贵征东
- 隋唐两朝志传
- 五灯会元
- 抱朴子
- 云笈七签
- 尹文子
- 曾国藩家书
- 日知录
- 西湖梦寻
- 龙川别志
- 训蒙骈句
- 词源
- 诗人玉屑
- 闲情偶寄
- 历史故事
- 两汉
- 魏晋
- 宋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