卷十三 术智部·谢安 李郃
【原文】
原文
桓温病笃,讽朝廷加己九锡。谢安使袁宏具草,安见之,辄使宏改,由是历旬不就,温薨,锡命遂寝。
晋朝时桓温虽病危卧床,仍请求朝廷加自己九锡。谢安要袁宏(字伯彦)起草加锡诏书,文稿完成后,谢安却频频要袁宏修改,于是延误了十多天才定稿。一直到桓温病逝以后,加锡的诏命才送达。
大将军窦宪内妻,郡国俱往贺。汉中太守亦欲遣使,户曹李郃谏曰:“窦氏恣横,危亡可立俟矣。愿明府勿与通。”太守固遣,郃乃请自行,故所在迟留,以观其变。行至扶风,而宪已诛,诸交通者皆连坐,唯太守以不预得免。
东汉时大将军窦宪纳妾时,许多官员都前去道贺。当时的汉中太守也想派使前往,户曹李郃(字孟节)劝谏说:“窦氏专权骄横,遭受国法制裁是指日可待的事,希望大人跟他保持距离,免得惹祸上身。”然而太守仍坚持要派使申贺。于是李郃自请为使者,一路上故意拖延停留,静观其变。等他到达扶风的时候,就已传来窦宪被诛的消息,当时与窦宪交往的官员多半受到牵连获罪,唯有汉中太守得以幸免。
〔评〕按袁宏草成,以示王彪之。彪之曰:“卿文甚美,然此文何可示人?安之频改,有以也。”
(评译)当初袁宏草拟诏命时,曾将文稿拿给王彪之看,王彪之说:“你的文笔很好,但这篇文章怎能给外人看?谢大人多次要求你修改,不是文章不好,一定还有其他原因。”
李郃,字孟节,即知二使星来益部者。其决窦氏之败,或亦天文有征,然至理亦不过是。
李郃,字孟节,他在汉中做官时,朝廷派遣两个使者微服去益州(今四川)查访,在汉中遇到李郃。李郃问:“二君离京师时,知朝廷遣二使否?”使者惊愕,问李郃如何得知,李郃指着天上的星星说:“有二使星向益州分野,故知之耳。”李郃判断窦宪失败,可能也因为天象,如此分析也不会有误。
- 推荐作品:
- 经
- 史
- 子
- 尚书
- 周礼
- 公羊传
- 大学
- 史记
- 旧唐书
- 宋书
- 元史
- 新五代史
- 大唐创业起居注
- 汉官六种
- 五代新说
- 奉天录
- 晏子春秋
- 唐才子传
- 明儒学案
- 越绝书
- 万历野获编
- 都城纪胜
- 读通鉴论
- 儒家
- 三字经
- 弟子规
- 小窗幽记
- 幼学琼林
- 说苑
- 北溪字义
- 三略
- 将苑
- 司马法
- 投笔肤谈
- 何博士备论
- 管子
- 商君书
- 医家
- 农家
- 黄帝内经
- 伤寒论
- 濒湖脉学
- 肘后备急方
- 医学源流论
- 术数
- 滴天髓阐微
- 随园食单
- 千字文
- 吕氏春秋
- 百家姓
- 淮南子
- 智囊全集
- 格言联璧
- 朱子家训
- 论衡
- 夜航船
- 龙文鞭影
- 困学纪闻
- 风俗演义
- 类书
- 水浒传
- 儒林外史
- 醒世恒言
- 二刻拍案惊奇
- 花月痕
- 北游记
- 绣云阁
- 西汉演义
- 南北史演义
- 韩湘子全传
- 说唐全传
- 岭表录异
- 龙城录
- 老残游记续集
- 刘公案
- 春秋配
- 心经
- 道家
- 悟真篇
- 总集
- 浮生六记
- 幽梦影
- 日知录
- 文心雕龙
- 沧浪诗话
- 诗人玉屑
- 诗词
- 南北朝
- 隋代
- 唐代
- 元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