卷八 术智部·范仲淹
【原文】
原文
皇祐二年,吴中大饥,时范仲淹领浙西,发粟及募民存饷,为术甚备。吴人喜竞渡,好为佛事。仲淹乃纵民竞渡,太守日出宴于湖上。自春至夏,居民空巷出游。又召诸佛寺主守,谕之曰:“今岁工价至贱,可以大兴土木。”于是诸寺工作并兴。又新仓廒吏舍,日役千夫。监司劾奏杭州不恤荒政,游宴兴作,伤财劳民。公乃条奏:“所以如此,正欲发有余之财,以惠贫者,使工技佣力之人,皆得仰食于公私,不致转徙沟壑耳。”是岁唯杭饥而不害。
宋朝皇祐二年,吴州一带闹大饥荒,当时范仲淹(字希文,卒谥文正)治理浙西,下令散发米粮赈灾。并鼓励百姓储备粮食,救荒的措施非常完备。吴州民俗喜好赛舟,并且笃信佛教。范仲淹于是鼓励百姓举行划船比赛,自己也日日在湖上宴饮。从春至夏,当地的百姓几乎天天都扶老携幼在湖边争看赛船。另外,范仲淹又召集各佛寺住持,对他们说:“饥岁荒年工钱最是低廉,正是寺院大兴土木的大好时机。”于是各寺庙住持无不招募工人大肆兴建。范仲淹又招募工人兴建官家谷仓及吏卒官舍,每天募集的工人多达一千人。掌监察的官员,认为范仲淹不体恤荒年财政困难,竟鼓励百姓划船竞赛,寺院大兴土木,既劳民又伤财,所以上奏弹劾范仲淹。范仲淹上奏说:“臣所以鼓励百姓宴游湖上,寺院、官府大兴土木,其用意正是借有余钱可花的百姓,嘉惠贫苦无依的穷民,使得靠出卖劳力生活的百姓,能依赖官府与民间所提供的工作机会生活,不致背井离乡,饿死荒野。”这年全国的大饥荒,只有杭州一带的百姓没有受到严重的灾害。
〔评〕《周礼》荒政十二,或兴工作,以聚失业之人。但他人不能举行,而文正行之耳。凡出游者,必其力足以游者也。游者一人,而赖游以活者不知几十人矣。万历时吾苏大荒,当事者以岁俭禁游船。富家儿率治馔僧舍为乐,而游船数百人皆失业流徙,不通时务者类如此。
(评译)《周礼》记载,连续十二年的饥荒,主政者应尽量提供百姓工作机会,减少失业人口。可惜一般主政者都做不到,只有范仲淹做到了。凡是可以外出宴游者,一定是具有宴游的财力,一人外出宴游,而靠此人宴游花费的金钱生活的,不知道有几十人。明朝万历年间,苏州一带闹饥荒,主政者下令禁止百姓游船,于是富家子弟日日在僧院宴饮,而靠划船生活的船家,都因失业而背井离乡,主政者的愚昧,不识时务,大都如此。
- 推荐作品:
- 史
- 十三经
- 仪礼
- 尔雅
- 中庸
- 大学
- 笠翁对韵
- 子夏易传
- 文昌孝经
- 宋史
- 宋书
- 新五代史
- 周书
- 北史
- 明季南略
- 编年史
- 资治通鉴
- 大唐创业起居注
- 明季北略
- 五代新说
- 松漠纪闻
- 平宋录
- 十六国春秋
- 英雄记
- 载记
- 越绝书
- 水经注
- 都城纪胜
- 政书
- 读通鉴论
- 史通
- 传习录
- 北溪字义
- 六韬
- 司马法
- 李卫公问对
- 练兵实纪
- 翠微先生北征录
- 睡虎地秦墓竹简
- 慎子
- 天工开物
- 饮膳正要
- 神相全编
- 渊海子平
- 滴天髓阐微
- 九章算术
- 葬法倒杖
- 焦氏易林
- 书目答问
- 吕氏春秋
- 智囊全集
- 陶庵梦忆
- 南越笔记
- 金楼子
- 西京杂记
- 山海经
- 水浒传
- 博物志
- 剪灯新话
- 新齐谐
- 酉阳杂俎
- 东游记
- 孽海花
- 古今谭概
- 鬼神传
- 南游记
- 儿女英雄传
- 岭表录异
- 说岳全传
- 老残游记续集
- 小五义
- 幻中游
- 春秋配
- 北史演义
- 两晋演义
- 毛公案
- 声律启蒙
- 释家
- 心经
- 无量寿经
- 僧伽吒经
- 云笈七签
- 文子
- 亢仓子
- 刘子
- 古文观止
- 曾国藩家书
- 龙川别志
- 文心雕龙
- 随园诗话
- 沧浪诗话
- 词曲
- 牡丹亭
- 长生殿
- 隋代
- 宋代
- 金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