卷一 杂智部·总序
【原文】
原文
冯子曰:智何以名杂也?以其黠而狡,慧而小也。正智无取于狡,而正智或反为狡者困;大智无取于小,而大智或反为小者欺。破其狡,则正者胜矣;识其小,则大者又胜矣。况狡而归之于正,未始非正;小而充之于大,未始不大乎?一饧也,夷以娱老,跖以脂户,是故狡可正,而正可狡也。一不龟乎也,或以战胜封,或不免于洴澼,是故大可小,而小可大也。杂智具而天下无余智矣。难之者曰:“大智若愚,是不有余智乎?”吾应之曰:“政唯无余智,乃可以有余智。太山而却撮土,河海而辞涓流,则亦不成其太山河海矣!”鸡鸣狗盗,卒免孟尝,为薛上客,顾用之何如耳。吾又安知古人之所谓正且大者,不反为不善用智者之贼乎?是故以“杂智”终其篇焉。得其智,化其杂也可;略其杂,采其智也可。
冯梦龙说:智慧为什么可以称之“杂”。这指的是一些狡诈、卑小的智慧。纯正的智慧不应该是狡诈的,但是纯正的智慧常常被狡诈者所困扰;大的智慧不应该是卑小的,但大的智慧常常被卑小者欺侮。只有破除狡诈,纯正的智慧才能取胜;认识卑小,大的智慧才能取胜。何况狡诈发展变为纯正,未曾不是纯正的智慧;卑小而变为大智,未曾不是大的智慧。同样是饧,伯夷是用来给老人吃,以使他们快乐,而盗跖则用来润滑门枢,以便偷盗时没有声响,因此说狡诈可以变为纯正的智慧,纯正的智慧可变为狡诈。一双不怕皲裂的手,可以有助于在战争中取胜,也可以使人不惧怕在水中漂洗棉絮,所以说正大的智慧也可以变成卑小的智慧,卑小的智慧也可以成为正大的智慧。所以说具备了杂智则天下就没有其它的智慧了。有人辩驳说:“对于那些大智若愚者,是不是也算一种其他的智慧呢?”我回答说:“纯正的智慧中没有其他的智慧,但也可以包括其他的智慧。就好像泰山不会拒绝小的土块,而能成就它的高大;江海不会拒绝任何一条小溪,而能成就它的博大。”因此即使是鸡鸣狗盗的小伎俩,不仅能够成为孟尝君的座上客,而且可以将孟尝君从暴秦的手中拯救出来。主要看你是如何运用这些智慧。我们又怎么知道古人所说的正大的智慧,不会成为不善于利用智慧的人的祸害呢?所以我以“杂智”作为全书的最后一篇。得到智慧,化去那些杂事是可以的。略去那些杂事,采其智慧也可以。
- 推荐作品:
- 十三经
- 孝经
- 正史
- 宋史
- 晋书
- 宋书
- 魏书
- 南齐书
- 纪事本末
- 五代新说
- 九州春秋
- 十七史百将传
- 十六国春秋
- 徐霞客游记
- 蛮书
- 通典
- 读通鉴论
- 菜根谭
- 荀子
- 幼学琼林
- 孔子家语
- 李卫公问对
- 练兵实纪
- 何博士备论
- 韩非子
- 商君书
- 慎子
- 医家
- 农家
- 北山酒经
- 奇经八脉考
- 濒湖脉学
- 药性歌括四百味
- 食疗本草
- 神相全编
- 九章算术
- 天玉经
- 神峰通考
- 月波洞中记
- 墨子
- 朱子家训
- 夜航船
- 人物志
- 龙文鞭影
- 金楼子
- 搜神后记
- 山海经
- 三国演义
- 警世通言
- 初刻拍案惊奇
- 绿野仙踪
- 酉阳杂俎
- 东游记
- 三侠五义
- 孽海花
- 三刻拍案惊奇
- 南游记
- 夷坚志
- 杨家将
- 绣云阁
- 西汉演义
- 儿女英雄传
- 岭表录异
- 朝野佥载
- 南史演义
- 独异志
- 薛刚反唐
- 开辟演义
- 北史演义
- 残唐五代史演义
- 隋唐两朝志传
- 薛丁山征西
- 五灯会元
- 僧宝传
- 老子
- 阴符经
- 黄帝四经
- 文始真经
- 老子想尔注
- 尹文子
- 刘子
- 总集
- 古文观止
- 昭明文选
- 幽梦影
- 西湖梦寻
- 伯牙琴
- 诗人玉屑
- 南北朝
- 清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