徐干著作
作者简介
徐干-217)字伟长,汉末时期北海人,建安七子之一。《中论》为其主要著作,曹丕称赞此书成一家之言,辞义典雅,足传于后。
内容介绍
关于《中论》的历代著录情况,《隋书·经籍志》著录六卷,《旧唐书·艺文志》、《新唐书·艺文志》以及《崇文总目》也作六卷 ,而晁公武《郡斋读书志》、陈振孙《直斋书录解题》则并作二卷,《文献通考》、《四库全书总目》亦作二卷 。曾巩曾经校勘《中论》一书,并序云:始见馆阁及世所有徐干《中论》二十篇,以为尽于此。及观《贞观政要》,怪太宗称尝见干《中论·复三年丧》篇,而今书此篇阙。因考之《魏志》,见文帝称干著《中论》二十余篇,,于是知馆阁及世所有干《中论》二十篇者,非全书也。 又晁公武《郡斋读书志》十谈到《中论》的著录情况时云:今此本亦止二十篇,中分上下两卷。按《崇文总目》六卷,不知何人合之。李献民云‘别本有《复三年》、《制役》二篇',乃知子固时尚未亡,特不之见尔。分析历代书目对《中论》一书的著录情况,尤其根据曾巩、晁公武所提到的《中论》的《复三年丧》和《制役》两篇逸文的情况来看,我们可以知道,直至宋仁宗景佑元年编撰《崇文总目》之时,,《中论》一书应该尚有完本存世,但是到了南宋时期该书即已残缺不全,并且出现了将所存二十篇合并为上下两卷的本子,而晁公武、陈振孙、马端临等人的著录所依据的就是这一本子。此外,我们还可以知道,《中论》一书在北宋时即有不同的版本,曾巩明言所见《中论》为二十篇,则说明他所见之版本已经缺少了《复三年丧》和《制役》二篇,而曾经编撰《邯郸书目》的李献民所见之别本,则比曾巩所见之版本多出了《复三年丧》、《制役》两篇。,到了南宋高宗绍兴年间晁公武编撰《郡斋读书志》之时,他所依据的是已经合并为上下两卷的本子,说明其时《中论》已经不复有完本行世了。所以,《四库全书总目》在讲到《中论》的版本情况时云:是书隋、唐志皆作六卷,隋志又注云:‘梁目一卷。'《崇文总目》亦作六卷,而晁公武《读书志》、陈振孙《书录解题》并作二卷,与今本合,则宋人所并矣。书凡二十篇,……曾巩校书序云:‘始见馆阁《中论》二十篇,及观《贞观政要》,太宗称尝见干《中论·复三年丧》篇,,今书独阙,又考之《魏志》,文帝称干著《中论》二十余篇,乃知馆阁本非全书。而晁公武又称李献民所见别本,实有《复三年丧》、《制役》二篇。李献民者,李淑之子,尝撰《邯郸书目》者也。是其书在宋仁宗时尚未尽残阙,巩特据馆阁不全本著之于录,相沿既久,所谓别本者不可复见,于是二篇遂佚不存。综合我们在前面征引的材料所述的情况,可知《四库全书总目》所云与实情相符。
《中论》有原序一篇,然不著作者姓名,所以究竟出之于何人之手,似乎难以确考。但是,根据《中论·序》结尾的一段话,可以推断该序应系徐干同时代人所作。《中论·序》有云:余数侍坐,观君之言长怖,笃意自勉而心自薄也。何则?自顾才志不如之远矣耳。然宗之仰之,以为师表。自君之亡,有子贡山梁之行,故追述其事。从这段文字所透露的信息可知,该序之作者曾经与徐干有所往来,对徐干的道德文章非常景仰,对《中论》一书十分推崇,,徐干故世之后,其出于对亡者的思念以及担心《中论》一书从此湮没,便特意作了此序。所以,断定该序作者系徐干同时代人应无疑义。正因为有《中论·序》中的这么一段文字作佐证,所以陈振孙、严可均以及《四库全书总目》均以为该序系徐干同时人所作 。又,《中论·序》与《中论》之注的作者是同一个人,也就是说,这个与徐干同时代之人不但为《中论》作序,而且《中论》之注也是出之于他的手笔。姚振绪《〈隋书·经籍志〉考证》二十四云:,案《中论》旧序末云:‘故追述其事,粗举其显露易知之数,沈冥幽微、深奥广远者,遗之精通君子,将自赞明之也。'此数语,则为注其书者之所作,可知也。至于这个为《中论》作序和注之人的具体姓名,虽有是任嘏的说法,但因缺乏文献方面的佐证,故实难以考定。唐人马总《意林》五云:《中论》六卷,徐伟长作,任氏注。既然《中论》之序与注皆出自同一人之手,那么按照马总此说,则《中论》之序便也应该是这个姓任的人所作了。但是,,此任氏是否就是与徐干同时代的任嘏呢?虽然任嘏是徐干同时代人,本人亦善于著述,但是关于他为《中论》作序及注一事,因史书及历代书目中均没有记载,故而尚且无法确认之,所以严可均《全三国文》卷五十五注云:任嘏与干同时,多著述,疑此序文及注皆任嘏作,不敢定之。应该说,这是一种比较审慎的说法。
- 推荐作品:
- 集
- 尚书
- 礼记
- 孝经
- 其他经学
- 子夏易传
- 大戴礼记
- 三国志
- 明史
- 魏书
- 周书
- 大唐创业起居注
- 西夏书事
- 汉官六种
- 三朝北盟会编
- 平宋录
- 唐才子传
- 十六国春秋
- 水经注
- 东京梦华录
- 吴船录
- 围炉夜话
- 幼学琼林
- 孔子家语
- 说苑
- 盐铁论
- 近思录
- 春秋繁露
- 明夷待访录
- 三十六计
- 素书
- 将苑
- 吴子
- 投笔肤谈
- 韩非子
- 法家
- 睡虎地秦墓竹简
- 棠阴比事
- 邓析子
- 伤寒论
- 难经
- 奇经八脉考
- 三命通会
- 天玉经
- 灵城精义
- 艺舟双楫
- 书目答问
- 吕氏春秋
- 梦溪笔谈
- 陶庵梦忆
- 困学纪闻
- 金楼子
- 太平御览
- 搜神后记
- 红楼梦
- 警世通言
- 儒林外史
- 醒世恒言
- 喻世明言
- 官场现形记
- 酉阳杂俎
- 子不语
- 济公全传
- 穆天子传
- 南游记
- 儿女英雄传
- 后汉演义
- 薛丁山征西
- 心经
- 五灯会元
- 阴符经
- 黄庭经
- 太玄经
- 老子想尔注
- 尹文子
- 总集
- 古文观止
- 昭明文选
- 冰鉴
- 随园诗话
- 训蒙骈句
- 桃花扇
- 先秦
- 金朝
- 明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