序·序一
医有方古也。古以来着方书者,无虑数十百家,其方殆未可以数计,篇帙浩瀚,苟无良医师,安所适从?况穷乡远地,有病无医,有方无药,其不罹夭折者几希。丹阳葛稚川,夷考古今医家之说,验其方简要易得,针灸分寸易晓,必可以救人于死者,为《肘后备急方》。使有病者得之,虽无韩伯休,家自有药;虽无封君达,人可为医,其以备急固宜。华阳陶弘景曰∶葛之此制,利世实多,但行之既久,不无谬误。乃着《百一方》,疏于《备急》之后,讹者正之,缺者补之,附以炮制服食诸法,纤悉备具,仍区别内外他犯为三条,可不费讨寻,开卷见病,其以备急益宜。葛陶二君,世共知为有道之士,于学无所不贯,于术无所不通,然犹积年仅成此编,盖一方一论,已试而后录之,非徒采其简易而已。人能家置一帙,遇病得方,方必已病。如历卞和之肆举皆美玉,入伯乐之厩无非骏足,可以易而忽之邪。
葛自序云,人能起信,可免夭横,意可见矣。自天地大变,此方湮没几绝,间一存者,?以自宝,是岂制方本意。连帅乌侯,夙多疹疾,宦学之余,留心于医药,前按察河南北道,得此方于平乡郭氏,郭之妇翁得诸汴之掖庭,变乱之际,与身存亡,未尝轻以示人,迨今而出焉,天也,侯命上刻之,以趣其成,唯恐病者见方之晚也。虽然方之显晦,而人之生死休戚系焉。出自有时,而隐痛恻怛,如是其急者,不忍人之心也。有不忍人之心,斯有不忍人之政矣,则侯之仁斯民也,岂直一方书而已乎?方之出,乃吾仁心之发见者也,因以序见命,特书其始末,以告夫未知者。
至元丙子季秋稷亭段成巳题
- 推荐作品:
- 经
- 十三经
- 孝经
- 尔雅
- 公羊传
- 谷梁传
- 中庸
- 文昌孝经
- 匡谬正俗
- 史记
- 三国志
- 汉书
- 后汉书
- 晋书
- 清史稿
- 元史
- 陈书
- 明季南略
- 编年史
- 资治通鉴
- 续资治通鉴
- 大唐创业起居注
- 纪事本末
- 列女传
- 十六国春秋
- 载记
- 越绝书
- 地理
- 洛阳伽蓝记
- 吴船录
- 都城纪胜
- 岭外代答
- 政书
- 弟子规
- 围炉夜话
- 国语
- 盐铁论
- 兵家
- 素书
- 太白阴经
- 武经总要
- 慎子
- 邓析子
- 医家
- 农家
- 农桑辑要
- 氾胜之书
- 本草纲目
- 伤寒论
- 千金方
- 药性歌括四百味
- 针灸大成
- 食疗本草
- 饮膳正要
- 医学源流论
- 渊海子平
- 九章算术
- 月波洞中记
- 灵城精义
- 棋经十三篇
- 园冶
- 茶经
- 书目答问
- 杂家
- 困学纪闻
- 避暑录话
- 聊斋志异
- 封神演义
- 东周列国志
- 幽明录
- 新齐谐
- 酉阳杂俎
- 北游记
- 海上花列传
- 何典
- 夷坚志
- 西汉演义
- 岭表录异
- 老残游记续集
- 大唐新语
- 小五义
- 开辟演义
- 北史演义
- 残唐五代史演义
- 薛丁山征西
- 无量寿经
- 道家
- 阴符经
- 黄帝四经
- 文子
- 尹文子
- 刘子
- 诗文评
- 呻吟语
- 伯牙琴
- 训蒙骈句
- 词源
- 长生殿
- 诗词
- 魏晋
- 南北朝
- 唐代
- 元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