卷五·第四十 治卒得癞皮毛变黑方
治卒得癞皮毛变黑方
癞病方。
初觉皮肤不仁,或淫淫苦痒,如虫行,或眼前见物如垂丝,或瘾疹赤黑。此即急疗。
蛮夷酒,佳善。
疗白癞。
苦参五斤,酒三斗,渍,饮勿绝。并取皮根,末,服,效验。
又方,艾千茎,浓煮,以汁渍曲作酒,常饮使醺醺,姚同。
姚方,大蝮蛇一枚,切勿令伤,以酒渍之。大者一斗,小者五升。以糠火温,令下寻取蛇一寸许,以腊月猪膏和,敷疮,瘥。
亦疗鼠?,诸恶疮。
苦参二斤,露蜂房二两,曲二斤,水三斗,渍药二宿,去滓。黍米二升,酿熟,稍饮。日三,一方加?皮,更佳。
附方《圣惠方》,治大风,癞疾,骨肉疽败,百节疼酸,眉鬓堕落,身体习习痒痛。
以马先蒿,细锉,炒为末,每空心及晚食前。温酒调下二钱匕。
又方,治大风疾,令眉鬓再生。
用侧柏叶,九蒸九曝,捣,罗为末,炼蜜和,丸如梧桐子大。日三服,夜一服。熟水下五丸,十丸,百日即生。
又方,治大风,头面髭发脱落。
以桑柴灰,热汤淋取汁洗面,以大豆水,研取浆,解泽灰,味弥佳。次用熟水入绿豆,去皮取净,不过十度,良。二日一沐头,一日一洗面。
又方,治白癞。
用马鞭草,不限多少,为末,每服食前,用荆芥薄荷汤,调下一钱匕。
《食疗》,治癞。
可取白蜜一斤,生姜二斤,捣取汁。先称铜铛,令知斤两,即下蜜于铛中,消之。又秤五斤两,下姜汁于蜜中。微火煎令姜汁尽,秤蜜斤两。在即休,药已成矣。患三十年癞者,平旦服枣许大一丸,一日三服。酒饮任下,忌生冷,醋,滑臭物。功用甚多,活人众矣,不能一一具之。
《外台秘要》,治恶风疾。
松脂,炼投冷水中二十次,蜜丸服二两,饥即服之。日三,鼻柱断离者二。百日瘥。断盐及房室抱朴子云。
赵瞿病癞,历年医,不瘥。家乃?粮弃送于山穴中。瞿自怨不幸,悲叹涕泣。经月,有仙人经穴见之,哀之,具问其详。瞿知其异人也,叩头自陈乞命。于是仙人取囊中药,赐之,教其服,百余日。疮愈,颜色悦,肌肤润,仙人再过视之,瞿谢活命之恩,乞遗其方,仙人曰,此是松脂,彼中极多,汝可炼服之,长服身转轻力百倍,登危涉险,终日不困。年百岁,齿不堕,发不白,夜卧常见有光,大如镜。
感应神仙传云,崔言者,职隶左亲骑军。一旦得疾,双眼昏,咫尺不辨人物,眉发自落,鼻梁崩倒。肌肤有疮如癣,皆谓恶疾,势不可救。因为洋州骆谷子,归寨使遇一道流。自谷中出,不言名姓,授其方曰。
皂角刺一二斤,为灰,蒸久晒研为末,食上浓煎大黄汤,调一钱匕。服一旬,鬓发再生,肌肤悦润,愈,眼目倍常明,得此方后,却入山不知所之。
《朝野佥载》云。
商州有人患大风,家人恶之。山中为起茅屋,有乌蛇坠酒罂中。病患不知,饮酒渐瘥,罂底尚有蛇骨。方知其由也,用道谨按李肇国史补云。李舟之弟,患风,或说蛇酒治风。乃求黑蛇,生置瓮中,酝以曲?,数日蛇声不绝。及熟,香气酷烈,引满而饮之。斯须,悉化为水,唯毛发存焉,佥载之说,恐不可轻用。
- 推荐作品:
- 经
- 史
- 子
- 十三经
- 礼记
- 仪礼
- 谷梁传
- 易传
- 大戴礼记
- 白虎通义
- 晋书
- 宋书
- 旧五代史
- 北史
- 陈书
- 纪事本末
- 贞观政要
- 东观奏记
- 传记
- 列女传
- 唐才子传
- 政书
- 儒家
- 小窗幽记
- 孔子家语
- 明夷待访录
- 三略
- 太白阴经
- 乾坤大略
- 便宜十六策
- 翠微先生北征录
- 韩非子
- 管子
- 睡虎地秦墓竹简
- 氾胜之书
- 黄帝内经
- 本草纲目
- 药性歌括四百味
- 饮膳正要
- 扁鹊心书
- 渊海子平
- 滴天髓阐微
- 葬书
- 月波洞中记
- 艺舟双楫
- 谱录
- 格言联璧
- 梦溪笔谈
- 夜航船
- 名贤集
- 陶庵梦忆
- 容斋随笔
- 人物志
- 风俗演义
- 艺文类聚
- 太平广记
- 阅微草堂笔记
- 博物志
- 喻世明言
- 官场现形记
- 新齐谐
- 子不语
- 东游记
- 西汉演义
- 南北史演义
- 朝野佥载
- 幻中游
- 薛刚反唐
- 残唐五代史演义
- 薛丁山征西
- 释家
- 无量寿经
- 僧宝传
- 黄帝四经
- 黄庭经
- 悟真篇
- 亢仓子
- 刘子
- 诗文评
- 呻吟语
- 郁离子
- 龙川别志
- 诗人玉屑
- 牡丹亭
- 两汉
- 金朝
- 元代
- 近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