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史记·五帝本纪》记载,尧命舜摄政,修五礼;舜命伯夷为秩宗,典三礼;舜还任命夔为典乐,教稚子,诗言意,歌长言,声依永,律和声,八音能谐,毋相夺伦,神人以和。《史记·乐记》记载,昔者舜作五弦之琴,以歌南风;夔始作乐,以赏诸侯。但是,作为华夏文
有关《周礼》一书发现的记载,最早见于《汉书·景十三王传》之《河间献王传》。贾公彦《周礼正义序》载:《周官》孝武之时始出,秘而不传;既出于山岩屋壁,复入于秘府,五家之儒莫得见焉。至孝成皇帝,达才通人刘向、子歆校理秘书,始得列序,著于《录》《略
《周礼》是一部通过官制来表达治国方案的著作,内容极为丰富,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所有方面。所记载的礼的体系最为系统,既有祭祀、朝觐、封国、巡狩、丧葬等等的国家大典,也有如用鼎制度、乐悬制度、车骑制度、服饰制度、礼玉制度等等的具体规范,还有各种礼器
孙诒让《周礼正义序》指出:《周礼》在后来皇权时代的实际运用往往是失败的。刘歆、苏绰讬之以左王氏、宇文氏之篡,而卒以踣其祚;李林甫讬之以修《六典》,而唐乱;王安石讬之以行新法,而宋亦乱。之所以如此,孙诒让进一步指出:不探其本,而饰其末,其侥幸
制度规范正当性的根据,是仁爱精神,或者更确切地说,是博爱精神。儒家仁爱观念包括两个不可或缺的方面:差等之爱;一体之仁。只谈差等之爱,最终会逻辑地导向杨朱的唯我,即不再是儒家;只谈一体之仁,最终会逻辑地导向墨翟的兼爱,也不再是儒家。儒家的仁爱
理想治国典制《周礼》展示了一个完善的国家典制,国中的一切都井然有序,富于哲理。国都:《周礼》国都地点的选择,是通过土圭来确定的。《周礼·大司徒》云:以土圭之法测土深,正日景,以求地中。……日至之景尺有五寸,谓之地中:天地之所合也,四时之所交
政治制度《周礼》一书含有丰富的治国思想,《天官》概括为六典、八法、八则、八柄、八统、九职、九赋、九式、九贡、九两等十大法则,并在地官、春官、夏官、秋官的叙官中作了进一步的阐述,详密严谨,宏纤毕贯,对于提升后世的行政管理思想,有着深远的影响。
秘藏之谜《周礼》面世之初,不知什么原因,连一些身份很高的儒者都没见到就被藏入秘府,从此无人知晓。直到汉成帝时,刘向、歆父子校理秘府所藏的文献,才重又发现此书,并加以著录。刘歆十分推崇此书,认为出自周公手作,是周公致太平之迹。东汉初,刘歆的门
三礼包括《周礼》、《仪礼》和《礼记》。虽说叫三礼,但三者关系并不大,进入经书的时间也不一致。《仪礼》进入经书最早,应在先秦;《周礼》几进几出经书之列,最早当在新莽之时;《礼记》进入经书之列当在唐朝。先秦没有《礼记》这个名称,其收录作品来源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