产生背景
《史记·五帝本纪》记载,尧命舜摄政,修五礼;舜命伯夷为秩宗,典三礼;舜还任命夔为典乐,教稚子,诗言意,歌长言,声依永,律和声,八音能谐,毋相夺伦,神人以和。《史记·乐记》记载,昔者舜作五弦之琴,以歌南风;夔始作乐,以赏诸侯。但是,作为华夏文明的初创期,五帝时代还属于礼乐文化的萌芽时期,或者说属于华夏文明发展的神守时期,即巫祝文化期。而夏、商、周三代,特别是西周才是中国礼乐文化的形成时期。
周朝伊始,为配合政治上维护宗周统治的分封制,周公旦在意识形态领域进行了全面革新,将上古至殷商的礼乐进行大规模的整理、改造,创建了一整套具体可操作的礼乐制度,包括饮食、起居、祭祀、丧葬……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,都纳入礼的范畴,使其成为系统化的社会典章制度和行为规范,从而形成孔子所景仰的郁郁乎文哉的礼乐文化,即礼乐成为一套遍及政治、教育、信仰等各领域的重要文化结构,并在其统辖范围内全面推行礼乐之治。
《史记·周本纪》载:既绌殷命,袭淮夷,归在丰,作《周官》。兴正礼乐,度制于是改,而民和睦,颂声兴。《今本竹书纪年疏证》:武王没,成王少,周公旦摄政七年。制礼作乐,神鸟凤皇见,蓂荚生,乃与成王观于河、洛,沈璧。礼毕,王退俟。至于日昃,荣光并出幕河,青云浮至,青龙临坛,衔玄甲之图,坐之而去。礼于洛,亦如之。《魏书卷一○八之一志第一○》:周文公制礼作乐,垂范万叶,可祀于洛阳。《春秋繁露卷第七》周公辅成王受命,,作宫邑于洛阳,成文武之制,作汋乐以奉天。《周官》即《周礼》《史记·周本纪》载:既绌殷命,袭淮夷,归在丰,作《周官》。兴正礼乐,度制于是改,而民和睦,颂声兴。周公废黜殷祀,袭击淮夷以后,回到西周首都丰京,写下了《周官》。《周官》即《周礼》,是西汉景帝、武帝之际河间献王刘德从民间征得的先秦古籍,是记录周代礼制的集大成者。
- 推荐作品:
- 周礼
- 谷梁传
- 大学
- 大戴礼记
- 白虎通义
- 匡谬正俗
- 三国志
- 明史
- 晋书
- 大唐创业起居注
- 西夏书事
- 三朝北盟会编
- 五代新说
- 松漠纪闻
- 靖康传信录
- 顺宗实录
- 东观奏记
- 九州春秋
- 平宋录
- 明儒学案
- 吴越春秋
- 江南野史
- 地理
- 徐霞客游记
- 武林旧事
- 都城纪胜
- 增广贤文
- 荀子
- 明夷待访录
- 帝范
- 北溪字义
- 将苑
- 翠微先生北征录
- 管子
- 天工开物
- 北山酒经
- 黄帝内经
- 神农本草经
- 难经
- 千金方
- 四圣心源
- 洗冤集录
- 肘后备急方
- 医学源流论
- 九章算术
- 月波洞中记
- 谱录
- 随园食单
- 杂家
- 颜氏家训
- 困学纪闻
- 西京杂记
- 太平御览
- 小说家
- 世说新语
- 西游记
- 搜神记
- 三侠五义
- 孽海花
- 鬼神传
- 北游记
- 何典
- 杨家将
- 绣云阁
- 岭表录异
- 大唐新语
- 南史演义
- 薛仁贵征东
- 隋唐两朝志传
- 毛公案
- 释家
- 心经
- 僧宝传
- 抱朴子
- 黄庭经
- 悟真篇
- 尹文子
- 浮生六记
- 呻吟语
- 龙川别志
- 诗人玉屑
- 诗词
- 五代
- 清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