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网站首页>朱子家训 > 正文 >>

后感

当朝廷以千钟之禄请你出仕时,你只淡然一笑,留冠博带于乌台之上,着布衣草履于乡野之间。你深谙程朱理学的要义,何曾没有治国、齐家、平天下的抱负?但你没有忘记父亲坟头的誓言。读书志在圣贤,为官心存君国。这是你说的,但辅弼异姓并非你的理想。你深知学而优则仕的传统,却违背了这样的传统,你选择了更为静谧的那一条。相较于那些降清的明末遗老,你是幸运的;至少在心灵上你是释然的。你既不是积极入世的狂客,亦不是消极遁世的隐者。,你就是你,一个睿智而豁达的文人。于是当历史的兴衰成为了教科书上的几行数字,当曾经的帝王将相成为了孤坟碑祠……你的思想却成为了风檐下翻飞的书纸,成为了圭臬,成为了亘古。于是历史汤汤的洪流中又多了一位独上高楼的智者;于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中又多了一纸不朽的著述。

《治家格言》上曰:饮食约而精,园蔬愈珍馐。比《朱子家训》稍早一些,明万历年间成书的《菜根谭》上有更深刻的句子:藜口苋肠者,多冰清玉洁;衮衣玉食者,甘婢膝奴颜。盖志以淡泊明,而节从肥甘丧也。 前几日《南京零距离》的《孟非读报》上曾谈及全国公务员一年花费在吃喝上的开销达到了2000亿!2000亿,如此天文般的数字是怎样的概念呢?是够这一年全国的适龄儿童享受真正意义上的义务教育! 鹪鹩巢于森林,不过一枝;,鼹鼠饮河,不过满腹。家藏万金,无非一日三餐;广厦万间,无非卧榻一张。可我们常常忽略了这一点。我们忙于各种事务,疲于各种应付。肥甘辛辣间,却忘了真味只是淡。 我们何曾潜心研究过《朱子家训》,寒假作业一公布,我们总是习惯性地列其为事务或应付。我们并未衰老的心性也正在逐渐被世俗所固化。诚如黎巴嫩著名诗人纪伯伦所言:我们已走得太远,以至于我们忘了为什么而出发。我为什么而出发呢?一学期的忙碌竟让我心虚!回想四个多月来,,屁股能与板凳亲密接触达十分钟以上者,不是上课就是开会!然而我并不是为了应付考试而上课,也不是为了拿奖学金而开会!正如我不是为了大快朵颐而生活,也不是为了肥甘辛辣而奔忙! 我回想起了儿时母亲数次带我出诊时的经历,我回想起十年前在《大自然探索》杂志上一位感染埃博拉病毒的孩子绝望的眼睛……我也曾怀揣着一个救死扶伤的理想,只是愚蠢到忘了在外界纷忙的环境中,给心灵留一分宁静。食堂二餐厅的墙上挂有《朱子家训》,,我觉得挂在餐厅也最为适宜。当我们品尝一粥一饭的时候,不妨想想它的来之不易;当我们咀嚼大鱼大肉的时候,也不妨多思忖一下我们来到这所大学的目的。朱用纯曾与徐坊、杨无咎合称为吴中三高士。静观满纸朴拙的训诰,知道非宁静无以至远。宁静,是一种不受功名利禄左右的淡泊的心态,它能将一个人送到他所能到达的最远的地方。 一直奇怪《正气歌》的最后两句:风檐展书读,古道照颜色。读书可以在阳光下,正大光明;可以在雨帘中,,诗意绵绵……可作者偏偏选择风檐之下。后来读到《风赋》才明白,仁者如风,溥畅而至,将博爱与宽厚平等地赠予身边的每一个人—也许学医的人更该这样。 见富贵而生谄,容者最可耻;遇贫穷而作骄态者,贱莫甚。与肩挑贸易,毋占便宜;见穷苦亲邻,需加温恤……这些质朴的格言早已超越了文字,幻化为贤者心灵的法则。 我细数着风檐下翻飞的书页,凡五百零六字,虽称不上醍醐灌顶,但多少能让人产生簌簌凉风生,加我林壑轻的顿悟。仿佛小心地拾掇起,,先哲额上滚落的汗珠。风檐下,我轻轻地合上这一页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