卷五·巽下坎上
井,改邑不改井,无喪无得,往來井井,汔至,亦未繘井,羸其瓶,凶。彖曰:巽乎水而上水,井。井養而不窮也。改邑不改井,乃以剛中也。汔至亦未繘井,未有功也。羸其瓶,是以凶也。
水人之資也,徳人之保也。自古至今,其道一也。故從於水,而下入得水,上汲而施物,井之道也。好于徳而巽志修徳,充其徳而位於民,上咸賴其澤徳之施也。故井曰徳,巽志修徳,曰徳之地不可改而非其道也。酌之不竭,不資於外,无喪无得也。君子之徳,其虚中无改,施之不竭,於何而喪其厚徳也。必備莫究其極,又何能得井冽可食之。往來者,皆井,其井之用焉,則君子徳博而施,故往來者徳其徳焉。非剛中之徳不能至也,井可食矣。人近至之而未繘,无功不能汲。下君子雖至於徳,无其位不受其器,未伸其功也。羸其缾,凶繘之失道,用之非器,棄先之功而及其凶也。君子於器而立度,行權而合物,然後道可終也。夫道者,及物而成徳也。修其徳而不利濟,非其道也。有徳无其位,不建其功,其徳未行也。有其法當於權,然後能終之,故君子不可以不備徳,觀其井而古今之道可知也。
象曰:木上有水,井。君子以勞民勸相。
木上有水,上木而出,以潤於木,井徳之施也。勞也者,勉民之勞也。治之得冝,樂其勞而生財也。上讓下,敬父慈子,孝人之性也。君子明之善,而勸也。非抑之制之,善為事者如之也。
初六,井泥不食,舊井无禽。象曰:井泥不食,下也。舊井无禽,時舎也。
居於井下,井泥者也。舊井而无水者也,禽何食哉。窮下而質弱者矣,時何用哉,故舎也。
九二,井谷射鮒,甕敝漏。象曰:井谷射鮒,无與也。
井而與下谷之流也。初微陰也,而注志焉。中之才无施,及以應不能上行,而集其下事也。有質而不得,務徳也。器自矣,誰不棄之。
九三,井渫不食,為我心惻,可用汲。王明並受其福。象曰:井渫不食,行惻也,求王明受福也。
剛治其位,修已而謀治也。在下之上,有徳者也。井以上為井也。未至上出不見食也。憂其行而心惻矣。上應也,可用汲矣。阻於王之疑也。若主明道通矣。得其賢人,王亦賴其治也。並受其福。
六四,井甃无咎。象曰:井甃无咎,修井也。
體上而下柔,以自處无外以他其徳,不弘學而已矣。修井之道,質弱止於无咎,不足以大濟也。
九五,井冽,寒泉食。象曰:寒泉之食,中正也。
井之治者,寒泉也。冽其寒又甚焉。居於中正,為井之主,保井之徳,養而不窮者也。道之上行,人受其施,皆得食其井也。
上六,井收勿幕,有孚,元吉。象曰:元吉在上,大成也。
井至上,收井之功也。應於下,引於五,博濟而不施,无幕覆之。為衆之信,大成而元吉。
- 推荐作品:
- 子
- 左传
- 礼记
- 周礼
- 论语
- 子夏易传
- 晋书
- 新唐书
- 隋书
- 新五代史
- 旧五代史
- 南史
- 辽史
- 续资治通鉴
- 大唐创业起居注
- 纪事本末
- 明季北略
- 杂史
- 五代新说
- 五代史阙文
- 东观奏记
- 九州春秋
- 晏子春秋
- 十六国春秋
- 高士传
- 吴越春秋
- 万历野获编
- 徐霞客游记
- 东京梦华录
- 武林旧事
- 政书
- 史通
- 传习录
- 国语
- 说苑
- 兵家
- 三略
- 吴子
- 尉缭子
- 司马法
- 武经总要
- 练兵实纪
- 法家
- 氾胜之书
- 伤寒论
- 神农本草经
- 千金方
- 四圣心源
- 三命通会
- 九章算术
- 灵城精义
- 艺舟双楫
- 园冶
- 谱录
- 墨子
- 格言联璧
- 容斋随笔
- 清代名人轶事
- 老老恒言
- 困学纪闻
- 南越笔记
- 西京杂记
- 三国演义
- 西厢记
- 阅微草堂笔记
- 幽明录
- 唐传奇
- 酉阳杂俎
- 古今谭概
- 雍正剑侠图
- 三刻拍案惊奇
- 北游记
- 绣云阁
- 西汉演义
- 雷峰塔奇传
- 龙城录
- 老残游记续集
- 朝野佥载
- 独异志
- 开辟演义
- 海国春秋
- 北史演义
- 薛仁贵征东
- 心经
- 中说
- 庄子
- 黄帝四经
- 文始真经
- 尹文子
- 冰鉴
- 曾国藩家书
- 西湖梦寻
- 郁离子
- 龙川别志
- 伯牙琴
- 文心雕龙
- 长生殿
- 先秦
- 两汉
- 南北朝
- 宋代
- 明代
- 清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