庄公二十七年
【原文】
【经】
二十有七年春,公会杞伯姬于洮。
夏六月,公会齐侯、宋公、陈侯、郑伯,同盟于幽。
秋,公子友如陈,葬原仲。
冬,杞伯姬来。
莒庆来逆叔姬。
杞伯来朝。
公会齐侯于城濮。
【传】
二十七年春,公会杞伯姬于洮,非事也。天子非展义不巡守,诸侯非民事不举,卿非君命不越竟。
夏,同盟于幽,陈、郑服也。
秋,公子友如陈,葬原仲,非礼也。原仲,季友之旧也。
冬,杞伯姬来,归宁也。凡诸侯之女,归宁曰来,出曰来归。夫人归宁曰如某,出曰归于某。
晋侯将伐虢,士蒍曰:“不可。虢公骄,若骤得胜于我,必弃其民,无众而后伐之,欲御我,谁与?夫礼乐慈爱,战所畜也。夫民让事乐和,爱亲哀丧而后可用也。虢弗畜也,亟战将饥。”
王使召伯廖赐齐侯命,且请伐卫,以其立子颓也。
【翻译】
【经】
二十七年春季,鲁庄公在洮地和杞伯姬会见。
夏季六月,鲁庄公与齐桓公、宋桓公、陈宣公、郑文公在幽地结盟。
秋季,龚志友到达陈国,安葬原仲。
冬季,杞伯姬回鲁国。
莒庆到鲁国来迎接叔姬。
杞伯来鲁国朝见鲁庄公。
鲁庄公在卫国的城濮会见齐侯。
【传】
二十七年春季,鲁庄公和杞伯姬在洮地会见,与国家大事无关。天子不是为了宣扬德义不出去视察,诸侯不是为了百姓的事情不能出行,卿没有国君的命令不能越过国境。
夏季,鲁庄公和齐桓公、宋桓公、陈宣公、郑文公在幽地一起结盟,由于陈国和郑国都顺服了。
秋季,公子友到陈国安葬原仲,这不合于礼。原仲,只是季友私人的老朋友。
冬季,杞伯姬来,这是回娘家。凡是诸侯的女儿,回娘家叫做“来”,被夫家休弃叫做“来归”,本国国君的夫人回娘家叫做“如某”,被休弃叫做“归于某”。
晋献公准备进攻虢国。士蒍说:“不行。虢公骄傲,如果突然和我国交战而得胜,就必定会丢弃他的百姓。他失去群众然后我们再去进攻,即使要抗拒,有谁会跟他呢?礼、乐、慈、爱,这是作战所应当事先具备的。百姓谦让、和协、对亲属爱护,对丧事哀痛,这才可以使用。现在虢国不具备这些,多次对外作战,百姓会气馁的。”
周惠王派遣召伯廖赐命齐桓公,并要求他进攻卫国,因为卫国曾拥立子穨做周天子。
- 推荐作品:
- 诗经
- 尚书
- 孝经
- 其他经学
- 大学
- 文昌孝经
- 大戴礼记
- 汉书
- 后汉书
- 宋史
- 新唐书
- 清史稿
- 宋书
- 金史
- 陈书
- 逸周书
- 汉官六种
- 三朝北盟会编
- 五代史阙文
- 奉天录
- 顺宗实录
- 晏子春秋
- 英雄记
- 万历野获编
- 地理
- 华阳国志
- 通典
- 史评
- 增广贤文
- 说苑
- 帝范
- 三十六计
- 素书
- 尉缭子
- 乾坤大略
- 虎钤经
- 睡虎地秦墓竹简
- 扬子法言
- 伤寒论
- 药性歌括四百味
- 食疗本草
- 饮膳正要
- 三命通会
- 李虚中命书
- 艺术
- 随园食单
- 杂家
- 鬼谷子
- 墨子
- 淮南子
- 智囊全集
- 梦溪笔谈
- 容斋随笔
- 人物志
- 老老恒言
- 困学纪闻
- 南越笔记
- 尚书正义
- 齐东野语
- 避暑录话
- 艺文类聚
- 世说新语
- 水浒传
- 搜神记
- 太平广记
- 阅微草堂笔记
- 博物志
- 东周列国志
- 绿野仙踪
- 幽明录
- 老残游记
- 二刻拍案惊奇
- 鬼神传
- 花月痕
- 穆天子传
- 北游记
- 三遂平妖传
- 杨家将
- 后汉演义
- 刘公案
- 朝野佥载
- 南史演义
- 春秋配
- 薛丁山征西
- 毛公案
- 声律启蒙
- 了凡四训
- 列子
- 云笈七签
- 文子
- 昭明文选
- 浮生六记
- 曾国藩家书
- 呻吟语
- 伯牙琴
- 词源
- 词曲
- 长生殿
- 历史故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