僖公十二年
【原文】
【经】
十有二年春,王三月庚午,日有食之。
夏,楚人灭黄。
秋七月。
冬十有二月丁丑,陈侯杵臼卒。
【传】
十二年春,诸侯城卫楚丘之郛,惧狄难也。
黄人恃诸侯之睦于齐也,不共楚职,曰:“自郢及我九百里,焉能害我?”夏,楚灭黄。
王以戎难故,讨王子带。
秋,王子带奔齐。冬,齐侯使管夷吾平戎于王,使隰朋平戎于晋。
王以上卿之礼飨管仲,管仲辞曰:“臣,贱有司也,有天子之二守国、高在。若节春秋,来承王命,何以礼焉?陪臣敢辞。”王曰:“舅氏,余嘉乃勋,应乃懿德,谓督不忘。往践乃职,无逆朕命。”管仲受下卿之礼而还。君子曰:“管氏之世祀也宜哉!让不忘其上。《诗》曰:‘恺悌君子,神所劳矣。’”
【翻译】
【经】
十二年春季,周历三月庚午日,有日食。
夏季,楚国灭掉黄国。
秋季七月,无事。
冬季十二月丁丑日,陈侯杵臼去世。
【传】
十二年春季,诸侯在卫国的楚丘建筑外城,这是因为担心狄人来犯。
黄人依靠诸侯和齐国和睦,不向楚国进贡,说:“从郢都到我国有九百里,楚国哪能危害我国?”夏季,楚国就灭亡了黄国。
周襄王由于戎人骚扰的缘故,讨伐王子带。
秋季,王子带逃亡到齐国。冬季,齐桓公派遣管仲让戎人和周襄王讲和,派隰朋让戎人和晋国讲和。
周襄王以上卿的礼节设宴招待管仲。管仲辞谢说:“陪臣是低贱的官员。现在有天子所任命的国氏、高氏在那里,如果他们按春秋两季接受天子的命令,又用什么礼节来待他们呢?陪臣谨请辞谢。”天子说:“舅父,我赞美你的功勋,接受你的美德,这可以说是深厚而不能忘记的。去执行你的职务吧,不要违抗我的命令!”管仲最终还是接受了下卿的礼节而回国。君子说:“管氏世世代代受到祭祀是多么恰当啊!谦让而不忘记爵位比他高的上卿。《诗》说:‘和蔼平易的君子,就是神明所保佑的了。’”
- 推荐作品:
- 史
- 尚书
- 左传
- 礼记
- 仪礼
- 其他经学
- 易传
- 文昌孝经
- 大戴礼记
- 匡谬正俗
- 三国志
- 后汉书
- 旧五代史
- 周书
- 陈书
- 明季南略
- 资治通鉴
- 大唐创业起居注
- 西夏书事
- 明季北略
- 贞观政要
- 松漠纪闻
- 九州春秋
- 列女传
- 十六国春秋
- 越绝书
- 大唐西域记
- 蛮书
- 都城纪胜
- 岭外代答
- 通典
- 传习录
- 围炉夜话
- 近思录
- 明夷待访录
- 三十六计
- 司马法
- 乾坤大略
- 管子
- 折狱龟鉴
- 天工开物
- 氾胜之书
- 伤寒论
- 洗冤集录
- 滴天髓阐微
- 天玉经
- 棋经十三篇
- 书目答问
- 杂家
- 笑林广记
- 朱子家训
- 夜航船
- 困学纪闻
- 金楼子
- 西京杂记
- 风俗演义
- 齐东野语
- 搜神后记
- 宣室志
- 小说家
- 世说新语
- 水浒传
- 三国演义
- 聊斋志异
- 太平广记
- 阅微草堂笔记
- 封神演义
- 东周列国志
- 唐传奇
- 子不语
- 鬼神传
- 北游记
- 夷坚志
- 绣云阁
- 南北史演义
- 儿女英雄传
- 后汉演义
- 刘公案
- 白牡丹
- 小八义
- 残唐五代史演义
- 隋唐两朝志传
- 中说
- 老子
- 亢仓子
- 诗文评
- 龙川别志
- 文心雕龙
- 诗词
- 两汉
- 魏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