宣公七年
【原文】
【经】
七年春,卫侯使孙良夫来盟。
夏,公会齐侯伐莱。
秋,公至自伐莱。大旱。
冬,公会晋侯、宋公、卫侯、郑伯、曹伯于黑壤。
【传】
七年春,卫孙桓子来盟,始通,且谋会晋也。
夏,公会齐侯伐莱,不与谋也。凡师出,与谋曰及,不与谋曰会。
赤狄侵晋,取向阴之禾。
郑及晋平,公子宋之谋也,故相郑伯以会。
冬,盟于黑壤,王叔桓公临之,以谋不睦。
晋侯之立也,公不朝焉,又不使大夫聘,晋人止公于会,盟于黄父。公不与盟,以赂免。故黑壤之盟不书,讳之也。
【翻译】
【经】
七年春季,卫侯派遣孙桓子来鲁国结盟。
夏季,宣公会合齐惠公联兵进攻莱国。
秋季,宣公从攻打莱国的地方回国。
冬季,宣公与晋侯、宋公、卫侯、郑伯、曹伯在黑壤会见。
【传】
七年春季,卫国的孙桓子来鲁国缔结盟约,两国开始修好,同时商量和晋国会见。
夏季,鲁宣公会合齐惠公联兵进攻莱国,这是由于事先并没有让我国参与策划。凡是出兵,事先参与策划叫做“及”,没有参与策划叫做“会”。
赤狄入侵晋国,割取了向阴的谷子。
郑国和晋国讲和,这是出于公子宋的谋划,所以公子宋作为郑君的赞助行礼者来参加盟会。
冬季,在黑壤结盟。周卿士王叔桓公到会监临,以促成不和睦的诸侯重建邦交。
晋成公即位的时候,鲁宣公没有去朝见,又不派大夫访问,晋国人因此在会上拘留了他。在黄父结盟,宣公没有参加,由于向晋国送了一些财物才得以被释放回国。所以《春秋》不记载黑壤的结盟,这是由于隐讳国君受辱。
- 推荐作品:
- 十三经
- 周礼
- 孝经
- 论语
- 尔雅
- 公羊传
- 易经
- 其他经学
- 白虎通义
- 正史
- 晋书
- 新唐书
- 隋书
- 宋书
- 新五代史
- 魏书
- 北史
- 明季南略
- 五代新说
- 战国策
- 五代史阙文
- 别史
- 唐才子传
- 高士传
- 吴越春秋
- 地理
- 武林旧事
- 蛮书
- 通典
- 荀子
- 弟子规
- 幼学琼林
- 素书
- 吴子
- 尉缭子
- 乾坤大略
- 武经总要
- 何博士备论
- 商君书
- 折狱龟鉴
- 棠阴比事
- 邓析子
- 农家
- 难经
- 千金方
- 药性歌括四百味
- 针灸大成
- 洗冤集录
- 肘后备急方
- 温病条辨
- 渊海子平
- 葬法倒杖
- 焦氏易林
- 园冶
- 百家姓
- 梦溪笔谈
- 人物志
- 公孙龙子
- 太平御览
- 艺文类聚
- 三国演义
- 西游记
- 搜神记
- 阅微草堂笔记
- 幽明录
- 酉阳杂俎
- 隋唐演义
- 古今谭概
- 十二楼
- 雍正剑侠图
- 海上花列传
- 何典
- 西汉演义
- 女仙外史
- 李公案
- 刘公案
- 大唐新语
- 小五义
- 白牡丹
- 开辟演义
- 北史演义
- 隋唐两朝志传
- 薛丁山征西
- 毛公案
- 了凡四训
- 无量寿经
- 五灯会元
- 中说
- 庄子
- 神仙传
- 别集
- 日知录
- 郁离子
- 随园诗话
- 两汉
- 五代
- 明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