哀公九年
【原文】
【经】
九年春,王二月,葬杞僖公。
宋皇瑗帅师取郑师于雍丘。
夏,楚人伐陈。
秋,宋公伐郑。
冬,十月。
【传】
九年春,齐侯使公孟绰辞师于吴。吴子曰:“昔岁寡人闻命,今又革之,不知所从,将进受命于君。”
郑武子賸之嬖许瑕求邑,无以与之。请外取,许之。故围宋雍丘。宋皇瑗围郑师,每日迁舍,垒合,郑师哭。子姚救之,大败。二月甲戌,宋取郑师于雍丘,使有能者无死,以郏张与郑罗归。
夏,楚人伐陈,陈即吴故也。
宋公伐郑。
秋,吴城邗沟,通江、淮。
晋赵鞅卜救郑,遇水適火,占诸史赵、史墨、史龟。史龟曰:“是谓沈阳,可以兴兵。利以伐姜,不利子商。伐齐则可,敌宋不吉。”史墨曰:“盈,水名也。子,水位也。名位敌,不可干也。炎帝为火师,姜姓其后也。水胜火,伐姜则可。”史赵曰:“是谓如川之满,不可游也。郑方有罪,不可救也。救郑则不吉,不知其他。”阳虎以《周易》筮之,遇《泰》之《需》,曰:“宋方吉,不可与也。微子启,帝乙之元子也。宋、郑,甥舅也。祉,禄也。若帝乙之元子归妹,而有吉禄,我安得吉焉?”乃止。
冬,吴子使来儆师伐齐。
【翻译】
【经】
九年春季,周历二月,安葬杞僖公。
宋国的皇瑗率领军队在雍丘采用奇袭轻松打败了郑国军队。
夏季,楚国人攻打陈国。
秋季,郑公出兵攻打郑国。
冬季十月。
【传】
九年春季,齐悼公派公孟绰到吴国辞谢出兵。吴王说:“去年我听到君王的命令,现在又改变了,不知道该听从什么,我准备到贵国去接受君王的命令。”
郑国武子賸的宠臣许瑕求取封邑,没有地方可以封给他了。许瑕请求取之于外国,武子賸答应,所以包围了宋国的雍丘。宋国的皇瑗又包围郑军,每天挖沟修筑堡垒,连成一线。郑国军士都号啕大哭,武子賸前去救援,大败。二月十四日,宋军在雍丘全歼郑军,让有才能的人留下性命,带了郏张和郑罗回去。
夏季,楚国人进攻陈国,这是因为陈国投向吴国的缘故。
宋景公发兵攻打郑国。
秋季,吴国在邗地筑城,穿沟贯通长江、淮水。
晋国的赵鞅为救援郑国而占卜,得到水流向火的卦象,向史赵、史墨、史龟询问卦象的吉凶。史龟说:“这叫做阳气下沉,可以发兵,利于攻打姜氏,不利于攻打子商。攻打齐国就可以,攻打宋国就不吉利。”史墨说:“盈,是水泊名称。子,是水的方位。名称方位相当,不能触犯,炎帝是火师,姜姓是他的后代。水胜火,攻打姜姓就可以。”史赵说:“这卦叫做像河水涨满,不能游泳;郑国正有罪,不能救,救援郑国就不吉利,其他的不知道。”阳虎用《周易》占筮,得到《泰》卦变成《需》卦,说:“宋国正在吉利的时候,不能以他为敌。微子启,是帝乙的大儿子。宋国和郑国,是舅舅和外甥。福祉,是爵禄。如果帝乙的大儿子嫁女儿而又有吉利的爵禄,我们哪里能够吉利?”于是晋国就不去救援郑国。
冬季,吴王派人来鲁国通知出兵攻打齐国。
- 推荐作品:
- 仪礼
- 孝经
- 笠翁对韵
- 易传
- 史记
- 后汉书
- 周书
- 北齐书
- 纪事本末
- 过江七事
- 杂史
- 战国策
- 靖康传信录
- 晏子春秋
- 十七史百将传
- 载记
- 吴越春秋
- 地理
- 东京梦华录
- 大唐西域记
- 岭外代答
- 传习录
- 三字经
- 说苑
- 近思录
- 帝范
- 潜夫论
- 三十六计
- 尉缭子
- 武经总要
- 练兵实纪
- 便宜十六策
- 管子
- 折狱龟鉴
- 农家
- 齐民要术
- 北山酒经
- 氾胜之书
- 金匮要略
- 洗冤集录
- 医学源流论
- 滴天髓阐微
- 九章算术
- 天玉经
- 神峰通考
- 葬法倒杖
- 焦氏易林
- 李虚中命书
- 灵城精义
- 古画品录
- 淮南子
- 格言联璧
- 朱子家训
- 论衡
- 夜航船
- 公孙龙子
- 龙文鞭影
- 清代名人轶事
- 困学纪闻
- 避暑录话
- 世说新语
- 儒林外史
- 西厢记
- 太平广记
- 封神演义
- 喻世明言
- 东游记
- 三侠五义
- 古今谭概
- 鬼神传
- 何典
- 前汉演义
- 雷峰塔奇传
- 岭表录异
- 后汉演义
- 刘公案
- 幻中游
- 小八义
- 北史演义
- 知言
- 僧伽吒经
- 道家
- 阴符经
- 列子
- 黄庭经
- 太玄经
- 云笈七签
- 亢仓子
- 总集
- 昭明文选
- 冰鉴
- 幽梦影
- 日知录
- 西湖梦寻
- 龙川别志
- 诗人玉屑
- 闲情偶寄
- 两汉
- 魏晋
- 隋代
- 近代